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1193756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军在1942717日,投入150万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联人民也团结起来,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一名护士为了掩护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30多个德军,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的部队赶到。有7.5万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地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域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在参战期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到处都是战场,希特勒的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久战不胜。德军的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1119日,苏联红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斯大林发起了大反攻的命令。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

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摘编自申海田《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格勒大战的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下图为1941年流传于美国的海报《美国,睁开你的眼》,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


材料二   1942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兵役法修正法案》,废止了其中关于禁止派兵赴西半球以外的规定。截止到战争结束,陆军人数由战前的500万扩展到1000万人;海军由不足50万人扩展到460万人,拥有的各类舰只由几千艘增加到91000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陆军航空队服役人数由30万扩展到230万,作战飞机由1500架增加到7000架。

——《轮椅总统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海报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征兵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016-12-12更新 | 1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但是埃及在非洲和中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吉萨金字塔群前的狮身人面像

卢浮宫古埃及馆收藏的狮身人面像

材料二由于埃及作为英帝国东方战场的中枢,英不得不让埃及发展一些与战争有关的工业,以支持战争,使埃及资本主义在一战时期得到较大发展。一战期间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壮大了埃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

在大战期间,许多青年农民也由于参加战争,经受了锻炼,对帝国主义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基本群众。

——王泰《一战与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转折趋势》

材料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非洲及非洲人民尽自己所能,在人力上、物质上参与、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巨大的贡献,我们在论及二战时,不能只提及英美军队在北部非洲的战绩,对非洲人民所做出的其他贡献也应提及,让世人对非洲在二战时中的地位和贡献有全面的了解。

——《谈谈非洲在反法西斯世界大战中鲜为人知的贡献》

(1)同是狮身人面像,吉萨金字塔群前的狮身人面像与卢浮宫内的馆藏品相比,可谓面目全非。几千年的岁月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埃及狮身人面像受到严重破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埃及民族主义运动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3)二战期间,埃及境内发生了哪些推动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重大事件,并简要说明它们起的作用。

2017-03-20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中国第九战区召开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另在此役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次月,蒋中正访问印度全力游说印度加入同盟国阵营,因印度各界受此战中国大胜的影响,最终印度同意加入同盟国。随后,英美两国宣布废除对话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也没有向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第九战区部队尤其是长沙一线守军由于长期相持亦放松了警惕,日军则在此战后总结了经验教训,于是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日军经过充分准备,集中主力20余万人向第九战区发动攻势,并改变进军策略,改由湘江逆水而上夺取岳麓山炮兵阵地,在1944年的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成功攻占长沙,并在整个长衡会战中将第九战区击溃而使其至战争结束都再无反击能力。唯在衡阳保卫战中,第十军孤军坚守衡阳长达47天并重创日军,大大延缓了日军打通其“陆上交通线”计划受挫,令日本国内生产原料匮乏,从而为中国军队会同盟军在滇西和缅北的反攻作战及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作战创造了战略优势。

——摘编自《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1)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2018-05-18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