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8 题号:119765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释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

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请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材料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发言,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29更新 | 11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华文明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华文明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尊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请结合中国历史,围绕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自拟论题并完成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结构完整)。
2024-04-10更新 | 9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华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

——摘编自余秋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07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