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12013248
有学者指出,清廷虽在1793年和1816年与英国使团有过外交接触,但朝野上下仍不谙世情,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统治阶层的昏聩腐朽B.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传统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D.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改变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共内战期间,英国对华政策由前期配合美国执行扶蒋反共政策,到后期选择“弃蒋亲共”的政策,通过承认中共新政权来换取新政权的对英好感。这反映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B.英国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C.新中国一定程度打破西方孤立D.英国外交具有现实主义特征
2020-06-12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帝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B.对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无知
C.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已认可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2017-07-23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有三次临时性遣使,即1866年斌椿随赫德前往欧洲的观光性访问,1868—1870年蒲安臣使团的“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崇厚因“天津教案”而进行的法国之行。这些举措
A.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
C.是主动融入世界的尝试
D.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019-07-08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