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6 题号:12155466
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从古至今受到每一个国家的重视。西方国家从古罗马的法律体系建设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法治社会。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也提出了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非常重视法律建设,从最初没有文字的习惯直到最终形成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1)结合所学,列举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的四个标志性历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2)结合所学知识,这部法律是哪一次革命成功后颁布的?

材料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结合所学及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哪两大原则?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所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个政治制度叫什么?
(2)确立这种政治制度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目的何在?
(3)参照上图,根据权力的划分,请填出相应的掌握者:
                        

材料二: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4)上述引文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意义?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依据材料三,该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6)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面三段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相同点是什么?
2019-09-06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

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二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逆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实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几。又何待言!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2)材料二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晚年发生了什么重大转变?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
2020-02-16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4920日下午555分,我作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资料组的工作人。员,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许崇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有投票箱,也有监票人,并不像后来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举手投票。当宣布完对宪法的表决结果:投票数1197张,同意票1197张,大家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我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位研究宪法50多年的学者说:“制定宪法是一国大事。”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起草宪法的条文。从高级干部扩展到全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民讨论进行了3个月,参加讨论的人有1亿5千多万,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

许崇德说:“我能理解那个时代老百姓参与宪法讨论的热情。在前清、北洋军阀时期,还有蒋介石时代,统治者自娱自乐的立宪把戏,中国老百姓看多了。1954年,百姓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责任感,来参与制定一部真正人民自己的宪法,怎么能不激动?”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中国百年宪政之路回顾:从君主立宪到人民宪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并说明许崇德“激动”的原因。
2021-02-01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