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220514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原因有
①焚书坑儒   ②教育下移   ③士在社会的活跃   ④社会大变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战国末期,各诸侯国盛行“养士”之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号称“战国四公子”,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网罗学士、策士、方士、术士等各种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种历史现象
A.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促进了思想文化的活跃繁荣
C.有利于“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D.巩固了各诸侯国的贵族政治
2017-12-14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被游离出来。他们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从春秋开始,士阶层越来越活跃。他们的活动(     
A.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与崩溃
C.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
2022-11-19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的频频发生,促进了孔子“克己复礼”、老子“小国寡民”主张的提出。先秦诸子的这种情绪主要反映了
A.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
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D.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
2021-12-21更新 | 5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