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22076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谓科目,举谓举士,科举即通过科目考试而取士。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取士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度,由州郡岁贡士人,隋炀帝始设进士等科考试取士。入唐,发展为进士、明经、俊士、明法、明某、明学,据说有五十多科,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士、明经两科。隋唐推行科举制,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这就结束了魏晋以来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为底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

——摘编自张样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唐代的乡责,完全不同于聚举制下的推荐,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是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你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从科举制剑立之初起,就着力打破贵族世家情徒门荫资历对官位的垄断,为底族地主以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在唐代实行科举制以前,我育制度主要是为培养官吏服务,学而优则住,隋唐时的科举,凡没有生徒资格者,必须先经过州县考试,宋代以后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具有官办学校的生员身份。这样,学校教育成为法定的选官前提,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摘编自刘文瑞《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线穆说:“失去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信仰和尊重,便意味着最深刻的隐患和危机,信心丧失、心理扇踏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在钱穆的心目当中,中国未来斯文化之重建自然应该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的重建,而非抹杀自己个性、自绝传统生命的全盘西化。

——摘编自陈兴德《家国、文化与科举评价——钱穆科举观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当今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从科举制度的演变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2)如何看待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争”反映的本质问题及其最终结果?
2021-11-13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公平公正、制度创新、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发展的趋势是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选官制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官方式世袭推举B
选官标准A家世、德才(后家世为主)考试成绩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武帝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形成同三公九卿相对应的“中朝”。为满足各级官僚机构对人才的需要,汉武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员举荐人才的制度。汉武帝还将全国统治中心以外的各地划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监督地方官僚、诸侯王。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用书》

材料三   元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统治者吸取宋代过分削弱地方权力而造成地方积贫积弱最终亡国的历史教训,赋予行省较大的行政、军事和经济权力。但为避免先秦地方独立性较强的弊端,中央加强对行省节制:按犬牙交错的原则将地理环境、经济、人文等差异较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行省长官集体决策,省官不定期互迁,重大民政事务须报中书省,军政事务须报枢密院,加强对行省的监察等等。行省制较好的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关系,为后世所沿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A、B两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行省制度较好的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关系”,评价元朝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原则。
2019-11-11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中,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故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命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科举制在选官方面有哪些发展。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任用官员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科举制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2021-11-1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