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文学成就 > 从《诗经》到唐诗 > 《诗经》、楚辞、汉赋 > 汉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2208684
汉代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对秦二世的执政与下场进行了点评,杜笃《首阳山赋》是作者面对首阳山时,对伯夷、叔齐的缅怀和感叹,恍惚间似于伯夷、叔齐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作品旨在(       
A.表达咏叹历史遗存的家国情怀B.构筑理想整治的士大夫情怀
C.迎合汉武帝时期思想转型需要D.呈现汉代大一统的精神面貌
【知识点】 汉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武帝时期,“赋”的主题经历了由讽谏到颂美的转化,天子作为国家象征的部分被无限制地放大,赋结构中铺采摘文的部分也得到了极致的扩张。这反映出汉赋
A.文学形式发生了革新B.迎合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C.不再贴近人民的生活D.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照
2021-01-28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2018-07-02更新 | 2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B.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C.儒家思想的不断完善
D.通俗文学逐渐平民化
2017-12-01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