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 “两弹一星”、核能的利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12213763
1967年,在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问题上,中央明确提出了下表所述的四个目标。这反映出此时的中国航天事业
A.向世界展示了大国实力B.带有特殊历史时期的烙印
C.开创了世界航天史的奇迹D.服务于现实的军事需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58年底,二机部和地质部第三局主持召开“全民办铀矿”现场会,推广土法炼铀经验:至1960年,全国共得到八氧化三铀含量仅为20%左右的“黄饼”150余吨。成为1964年试爆成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重要原材料。由此可知,这种“土法炼铀”的做法(       
A.违背当时经济建设的需求B.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C.是取得核突破的必然途径D.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
2022-05-08更新 | 5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下列关于新中国“两弹一星”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之一D.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021-12-17更新 | 2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58年,中国科学院把卫星研制列为全院第一项重大任务。最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
A.12年后B.22年后C.32年后D.42年后
2017-12-15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