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城市化进程
【知识点】 城市化进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深圳开始制订城市规划,1980年修订,1985年最终完成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成综合性特区的目标,根据规划,深圳的产业结构突出“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行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经过10年时间,工业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外来劳动人口大量涌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步启动,被称为现代城市之光的高层楼宇,一时居全国之冠。深圳走外向型工业化路线,利用外国资本发展特区工业,工业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不断提高深圳特区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从1990年初开始,深圳又编制了10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在“十五”计划中,深圳进一步提出了“以港强市”、加速深圳特区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新战略。

——摘编自方宁生等《深圳:从综合性特区向“国际性城市”发展》

材料二   底特律在鼎盛时期,全市约有90%的人以汽车工业为生,80%的收入来源于汽车产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整个汽车业面临危机,汽车业三大巨头的销售量在2009年一年内减少了33%45%.汽车产业受到冲击后,财政收入锐减,而此时公共支出却依然庞大另外,底特律是美国种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城市之一,19677月爆发的种族骚乱使底特律三大汽车业巨头全部停工停产,白人中产阶级开始大规模逃离,市区人口锐减,许多工厂荒废人口和企业的迁出加剧了底特律税基的缩减,底特律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底特律在2013财年总体的债务规模达到1825亿美元,财政收入总额仅为11亿美元,导致底特律政府无力偿还,最终破产。

——摘编自贾宇清等《底特律破产对城市发展的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深圳从综合性特区向“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
(2)据材料二,分析底特律城市破产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归纳深圳的腾飞与底特律的衰败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的相同启示。
2022-02-19更新 | 2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蒸汽机是18世纪机械方面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过去以水力作为工业动力主要来源的局面,并推动原有城市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美国在新兴工厂工业的推动下,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这样城市人口与城市数量迅猛增长。1820-1860年,大约有5000万移民来到美国,广大的移民不仅给工业革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城市化得到了推动。19世纪初美国开始第一次改善交通远输的浪潮,其中包括修筑公路、铁路和开凿运河,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使许多城市都繁荣起来,如芝加哥纽约等城市。

——摘编自 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化进程

正常推进阶段(1949-1956年)城市化水平由10.5%上升到15.4%,全国城市得到恢复和发展。
剧烈波动阶段(1957-1965年)1958年大量人口涌入城市,1960年比1958年城市化水平急升至19.7%,1961年至1963年城市化水平骤降到16.8%,1964年到1965年恢复到18.0%。
徘徊停滞阶段(1956-1978年)1966年的城市化水平17.5%,1978年仍停留在17.5%。
加速阶段(1979年至今)1994年城市化水平已升至28.6%,比1978年提高了10.7%城市化速度加快是相当明显的。

——摘编 自李珍刚《建国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前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
2020-08-01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德国的城市化

普鲁士是德意志邦联具有重大影响的邦国,至德意志帝国建立时,它已经拥有德意志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鲁士的城市化就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

材料二


——据[美]戴维诺瑟姆《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16-1840年间德国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40-1910年间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合理阐释。
2022-02-02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