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福利国家的出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22314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面对尘肺病、战争以及1930年代以来的经济大萧条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的局面,英国政府试图通过建立福利国家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过程中,英国政府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煤炭工业从私人矿主所有转变为政府部门直接控制的国有化工业。因此,在煤炭工业国有化之初,英国政府以福利国家的建立为契机,为尘肺矿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而且这些法案规定的绝大多数保险费用必须由政府支付。同时,将大多数尘肺病煤矿工人召回已实现国有化的煤炭工业,到1960年,有将近2万名尘肺病矿工在煤矿矿区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短期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煤炭工业新的危机的产生。

——以上材料摘编自高麦爱《煤矿工人尘肺病与英国福利国家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应对尘肺病的措施。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和美国的领导人一致认为,未来的发展将有赖于一种“混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私人企业和公共行动要联合起来,确保普遍的和均衡的繁荣。这种“混合制度”规定,民主政府要管制企业,以避免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极端形式的劳动剥削和无止境的利润追求。而一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心满意足的和稳定的劳动力队伍将会增加利润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调用。慷慨大方的社会开支将会提升经济增长。政府在教育、医疗保健、公共交通、住房、养老金和家庭资助等方面的开支将会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利润。

——〔美〕艾丽斯・凯斯勒・哈里斯《超越社会契约:西欧和美国福利国家的重构》

材料二 里根政府经济改革年鉴(节录)

——朱太辉《美国里根政府改革的策略和战略值得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混合制度”的内涵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019-02-02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罗斯福在大萧条与新政实施期间的言论:

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材料二   国家支出的社会福利费——一般由工人和企业主共同担负。由工人缴纳的部分,是从工人工资收入中直接扣除;由企业主缴纳的部分,实际上也不是从企业的利润中支付,而是同支付工人工资一样计入商品成本价格的,也就是说那是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只是在形式上,这部分劳动力价值没有直接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而是作为社会福利费上交给了国家。因此,无产阶级是用在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存。

材料三   近来随着财政赤字激增,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艰难,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意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与材料一相关的措施及其作用
(2)有人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得出结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全是一种骗局。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19-09-04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体制只有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同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怎样的调整?
2016-11-18更新 | 8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