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2231544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①处应填
学习内容代表言论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政治制度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思想文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A.军事技术B.文学艺术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梁启超说:“江南制造局中尚译有科学书籍二三十种,李善兰、华街芳、赵仲涵等任笔受。其人皆学有根柢,对于所译之书责任心与兴味皆极浓重,故其成绩略可比明之徐、李。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欲求知识于域外.则以此为枕中鸿秘盖“学问饥饿’至是而极矣“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B.孕育了近代思想变革
C.践行了实业救国思想D.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
2022-04-27更新 | 3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们今天有一千种理由来论证‘中体西用’的浅薄、机械和似是而非,但是却设想不出一种可能的方式,来取代它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冲破坚冰、开启航道的客观历史作用。”(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起到了维护中国传统思想的作用B.“中体西用”造成中国人对西学理解的肤浅
C.“中体西用”成为阻碍东西方交流的坚冰D.“中体西用”思想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020-08-07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外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意在说明
A.中体和西用的相互关系B.中体西用具有积极性
C.近代中国思想保守落后D.洋务运动具有局限性
2021-01-29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