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科技进步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2249537
中国的地图测绘历史悠久,并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初,由于国库空虚,扩展封建王朝农田税收的需要促进了地图测绘的发展。洪武二十六年,完成了明代第一次全国性的田土面积测量。为巩固明朝的政权,朱元璋还对边陲要地设边防重镇,为掌握军事部署和防务情况,也曾测绘过不少军事防务地图。明代对行政区划和疆域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定期测绘地图,并规定三年一报”,测绘了大量区域性地图。朱棣即位后出于宣扬国成的政治目的,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测绘水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高峰。

清代初期,政权亟需巩固,同时又要抵抗来自北方沙俄的侵略和骚扰,因此清政府非常关心国家版图范围内的地图测绘。康熙时期国力日益强大,清政府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地图测绘,并绘成《皇典全览图》。无论从其精度还是范围来看,《皇舆全览图》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在《乾隆十三排地图》完成之后,清朝实际测量经纬度和地图测绘活动基本停止,直到鴉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挽救危亡命运,才开始再度重视地图测绘。

——马晨燕《对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政治依附性的评价一一以明清时期地图测绘为例》

材料二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会典馆”,会典馆通知各省测绘《大清会典舆图》,并对《大清会典典图》的测制提出了若干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规定地图的方向为国际上通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各省要实测经纬度和地形等等,1899年编成《大清会典典图》。在此次测绘中首创两级测绘机构,测得全国经纬度点网和地图,编制省级地图集,标志着中国传统测绘技术向近代测绘技术的演进。此外,还编制了《西藏图考》《中俄交界地图》,仿效西方编制了《筹画中国铁路轨线全图》《大清邮政公署备用典图》《中国矿产全图》等。

——马晨燕《清朝时期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至清中叶地图测绘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与明至清中叶相比,分析晚清时期地图测绘的变化。
(3)根据明清时期地图测绘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知识点】 科技进步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1929年9月,民国时期最大的地方性综合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正式成立。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新设的专业研究机构,如私人企业组织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等。19321934年,国民政府先后颁布《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和《工业奖励办法》,增加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种专利保护。19411947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专利法《中华民国专利法》,1947年,颁布了《专利法实施细则》,至此,中国近代科技体制化基本形成。19499月,《共同纲领》就明确提出了科技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的目标。

——摘编自孙从军《中国近现代科技体制化历程研究》

材料二   194911月,中国科学院强调"科学研究的计划性与集体性",并提出"科学为人民服务"的新理念。1954年,签订《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56年,中央提出"向科技进军"的口号,科技体制进入全面规划的新历史时期。1960年以来,中央先后颁布《关于在科研机构中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和保证科学研究时间的通知》《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着力推动中国科技体制的独立化发展进程。1978年,在全面恢复高考和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新型科技体制逐步建立,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均有切实提升。

——摘编自孙烈《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50年代后期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科技体制建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启示。
2021-02-02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贸易摩擦不断。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半导体生产国。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被评价为“不再重要”

——据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
2021-02-25更新 | 2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科学革命,通常是指欧洲17世纪初期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其中尤其以天文学和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发展,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如新大陆的发现就证明托勒密的地理学是错误的,远洋航行也需要更精确的航海测绘以及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和空气泵等新工具成为科学研究的动カ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成立,专注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一些城市出现科学研究协会,形成关注科技进展和实用发明的氛围。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和普及,为机械发明创造了知识条件。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中许多重大决策的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摘编自习近平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欧洲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2021-01-31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