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东晋与南朝 > 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3 题号:123188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发展,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世家豪族手中,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已经无能为力,大批“编户齐民”,则成了世家豪族的依附农民……他们把依附于他们的农民组成私人家兵,从而形成了一股颠覆旧王朝的强大力量。西晋末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八王之乱中,借夷狄以平中国,匈奴、鲜卑、羯、氐、羌得以入主中原,自公元304年匈奴刘渊称王起,少数民族纷纷各霸一方。

——摘编自尹辰《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西晋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长期分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的统一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时局动荡,远离朝政、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他们赏识能够洞察世事的女性;对女子的评价也打破“三从四德”的标准,赏识知晓道义忠正廉洁的女性,以衡量君子德行的准则去评判女子;注重内在修养,明理善辩的女性得到了士人的赏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摘编自王阳《从<世说新语·贤媛>看魏晋士人的女性观》

材料二   盛唐女子在着装方面表现出了较为大胆的反传统意识,将开放性元素使用在服装之上,描绘着盛唐面貌。(一)女着男装。盛行于开元天宝年间,首先流行于宫中,后成为普通妇女的服饰。(二)胡服。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交往甚多,丝绸之路上商队络绎不绝。在陕西昭陵唐墓出土的陶俑中,那些窄袖紧身、脚穿皮靴的妇女形象,就是唐代妇女崇尚胡服的真实写照。(三)袒露装。……(四)女着戎装。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妇女尚武的习俗在这一时期仍得以流行,妇女特别喜欢穿戎装。

——摘编自何琳《从张萱<捣练图>看唐朝女子的着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士人阶层的女性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唐时期女性着装的特点,并分析其折射的社会背景。
(3)材料一、二的作者运用了哪些类型的一手史料进行研究?
2024-02-04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士”不仅限于低级贵族,数量上也有了较大发展。尤其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公室和私门争相养“士”,士阶层的政治地位逐渐重要,社会影响力逐渐加强,“士”的成分更加复杂化。范澜把战国时期的“士”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一类是策士,即所谓纵横家;一类是方士或术士;最下一类是食客。

——张国庆《春秋战国的“士”阶层》

材料二:士族就是“士”与“族”的结合,所谓士族门阀就是以儒学传家世代通经致仕的显贵地主家族。两晋时期由于门阀士族的动荡和融合,打破了原有的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格局,政治走向变得更加趋于多元化;南北门阀士族的融合发展,南方经济开始繁荣,南北经济由一家独大向共荣发展过渡;门阀士族阶层在身心得以安定的环境下搞创作,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儒、道、佛三者不断融合发展…学术与文化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赵育辉《论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格局嬗变特征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门阀士族壮大的影响。并指出隋唐为解决门阀专权,采取了什么样选官制度。
2022-06-21更新 | 1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尝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晋书》

材料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唐·李白(758年)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一废于靖康,再废于金亡,中原太平规模,尽为寒烟衰草之荒凉。所以鞑人绝望(目之所及)江南,如在天上。

——(元)郑思肖《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历史事件,文中的“帝”对此历史事件作何应对,并结合该时期的政治特点来解释“导”在朝中的显赫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四海南奔”的历史事件及其对唐朝统治所造成的重大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鞑人绝望江南,如在天上”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2023-11-22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