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9 题号:12364955
1861年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成立,但其衙署隐密低调,“一切规模,因陋就简,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衙门,以存轩轾(高低轻重)中外之意。”这表明当时
A.外交走向近代化B.政府出现财政危机
C.传统华夷观浓厚D.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2021·广东惠州·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英《天津条约》部分条款规定,这表明当时
第二款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第五款大清皇上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
A.国家外交主权遭受侵犯B.闭关锁国局面已被打破
C.中国外交近代因素增强D.传统朝贡体系不复存在
2020-10-23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在续订条约时,英国明确要求在条约中写上“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等字样,英国的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
A.已经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
B.已经放弃了华夷之间的藩篱
C.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D.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
2019-04-09更新 | 7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有学者认为,康熙年间东北是大东北、全东北,而咸丰以后的东北成为半东北、残东北。下列条约可以支持该观点的是
①《尼布楚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改订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11-03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