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24201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

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代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谚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比如,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三耕三耙九锄田,一季收成顶一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材料二   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标志着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大演变。

——摘自《岳麓版必修二》

材料三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农业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我国商业交易场所“市“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制瓷部门的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4)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业关系的?这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的哪项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2019-11-24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的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材料二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的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3)材料二所述现象对材料一所说的新生产方式会产生怎样影响?
2019-08-08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世界近代通史》

材料二

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1)指出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工业革命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述中国“拒绝变革”的因素。

2017-04-01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