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1248275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建设者回忆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当时最代秀的专家。调动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设备。各地优秀桥梁专家、技术人员汇聚武汉,他们有的来自铁道部北京桥梁事务所,有的来自茅以升先生的中国桥梁公司,有的来自南方的广州铁路局等。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委员包括梁思成等。建桥所需的钢材等材料和设备,靠全国人民支援、铁道部还请前苏联桥梁专家西林等人组成一个28人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

19571015日)930分,(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的前奏曲——桥头音乐会开始了、听吧!歌颂长江大桥、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建桥的人们和歌颂中苏交谊的嘹亮的歌声,响在长江的上空。10时许,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开始、一架飞机出现在桥的上空,散发传单。大型的彩色气球,带引着巨幅标语:“庆祝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中苏友好合作万岁”这些巨幅标语升上了长江的上空。一时间,鞭炮声、乐曲声和欢呼声再次掀起高潮。

——摘编自王泽坤《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取得成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48年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孟泰回到鞍山炼铁厂担任配管组副组长。当时,配件和材料奇缺,又无处购买。他带领广大工人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捡了成千上万个零件,建成了著名的“孟泰仓库”,没花国家一分钱。1959年,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孟泰经反复思考,提出将高炉循环水管路由并联式改为串联式方案,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威胁的情况下,孟泰组织5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在鞍钢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孟泰精神”。

——摘编自杨晓陶《孟泰:工业战线的老英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2021-08-23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已有研究显示,明清时期随着生产专业化的出现,商业便日显其重要性,到1850年代以后,受内部变化与外力冲击的影响,“重商”的呼声开始一浪高过一浪。外贸入超,白银外流,漏卮问题引起朝野官绅的忧虑。尤其甲午一战,更是极大的心理冲击严复在翻译《原富》时,在译著中宣扬国家富强学说,实际上亦有明显的重商主义的色彩,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再经义和团一役,清政府已“彻底觉悟”,国家经济基础开始由农业转向工商,政府亦增加了对商人的仰赖。然而晚清政府推行其重商政策之目的在于使国家强大,商人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而已,实际上,晚清商人从来就未能获得其欧洲同行的地位,私有财产权亦处于暧昧之中,未有明确的制度化的保护措施。进而,轻商的社会风气未能从根本上祛除,商人仍在一片混沌之中经营他们的事业。

﹣﹣摘编自冯筱才《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019-12-18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辽宁拥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24项,省市重点项目730个,总投资达46.41亿元,占全国同期工业建设投资的18.5%.辽宁冶金业、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工业、电子工业等行业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省内各地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形成了三个有机联系的经济区。此外,辽宁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也是辽宁工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优势。同时,辽宁还拥有中央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科研单位、军事科研单位等五路大军,科技实力雄厚。地处沿海,背靠内陆的区位优势,加上省内发达的交通网还使得辽宁拥有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摘编自梁启东《辽宁老工业基地是怎样形成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辽宁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
2021-05-05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