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1252670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光弼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对治军练兵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要出兵打仗,首先要有一支训练有素,团结一心的队伍。李光粥深明此理。体现这一点的例子很多。如:乾元二年(759)七月,朝廷以李光弼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当军中得知李光粥取代郭子仪时,“士卒涕泣,遮中使请留子仪”。更有甚者,朔方兵马使张用济等,与各将领计划率领精锐部队突入东京,驱光弼请子仪。李光粥为严饬军纪,除掉军中的祸乱之源,稳定军心,拿张用济开刀,数其罪状而斩之。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李光弼、郭子仪得以名垂千史。旧史称其“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第一的”李光弼凭着他出众的军事领导才能,身经百战,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其无论是在个人素质方面,还是在指挥军队方面,都体现出了大智大勇、临危不惧、锐意进取、公而忘私的品格。

——摘编自张燕《李光弼其人其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名将李光弼治军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历史功绩。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王懿荣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和甲骨文的首位发现者。光绪工十五年秋,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得了疟疾,京城一位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里面有一味中药叫“龙骨”。王懿荣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类似篆文的刻痕,凭着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金石方面深邃的造诣,他当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年代久远的古文字。于是他派家人到药店把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部购买回来,加以鉴别研究。在不长的时间里,王氏就收购了有字甲骨约1500片,并做了相关研究。王懿荣确认了甲骨文举世无双的学术价值,同时开创了甲骨文研究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商代历史研究的序幕

——摘编自岳南著《南渡北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骨文发现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0-05-02更新 | 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撤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
2021-11-09更新 | 3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后因身患疾病,花费甚多,便立志从医。他长期隐居终南山、太白山一带,在民间行医治病,先后受到隋文帝、唐太宗的征召,皆辞而不就。他主张医者对病人“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集方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以来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千金要方》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孙思邈死后声誉日隆,在唐代被尊称为处士,北宋至明代尊为真人,明代万历以后又被尊称为药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分析孙思邈取得医学成就的条件。
(2)简述孙思邈在后世声誉日隆的原因。
2021-10-27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