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 题号:12527286
1864年,清政府刊印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奕䜣上奏说:(该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李鸿章说:(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种种非分要求,“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材料表明
A.西方列强借助国际法侵害中国权益B.地方督抚权力扩大干预朝廷决策
C.清朝部分官员有了一些国际法意识D.国际法引发洋务派开启政治变革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867年,清政府派遣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中国使节出访美欧,令西人对清朝的评价迅速改观。作为在华西人主要传播媒介的《北华捷报》评价:“进步尽管很缓慢,但也是进步。”清政府的“进步”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A.符合近代化潮流B.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C.与国际惯例接轨D.适合清末新政需要
2020-10-09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些不平等条约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劄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美国、法国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些规定
A.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B.实现了中外官员礼尚往来
C.迫使清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促成夷夏之防的逐渐崩溃
2022-05-29更新 | 2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对外交涉事务的不断增加,各省自主设立了洋务局、交涉 局之类的机构,作为对外交涉的职能部门。 这反映出当时
A.天朝上国观念已经消亡B.民族国家意识仍需加强
C.缺乏国家层面外交机构D.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力
2020-07-04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