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和平与发展 >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2 题号:1253046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十宇国际委员会是一个保持中立的独立组织,1863年创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不仅为战场伤员服务,还成立国际战俘中心,通过多方调解,约有20万名被关押者得以在交战各国间交换,获释并返回祖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毒气在战场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并造成了可怕的伤害。为了不让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广泛使用,国际红十字会于19182月公开呼吁禁止毒气的使用。尽管在战争的过程中这个呼吁没有实现,但是在战后,该组织的呼吁直接促成了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毒气被列为了在战争中禁止使用的武器,该议定书迄今依然有效。

第一次世界大战愈合不佳的伤口、经济灾难和民族民族主义的抬头导致了一些冲突的发生,而国际红十字会发现自己既要在欧洲开展工作,也要在遥远的地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开展工作。

至今,国际红十字会仍然在维护世界和平,对受到天灾人祸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摘自《一战期间的“天使”国际红十字会》


(1)根据材料,概括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红十字会存在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20年11月25日,北约组织发布了“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改革报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我们面对着更多的网络攻击,更残暴的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的扩散,随着中国崛起、全球力量平衡的转移以及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北约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北约新一轮变革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一是北约试图进一步增强政治角色,将自身重塑为政治、军事双重同盟;二是随着传统大国竞争回归和全球性新风险的增多,北约将突出应对中俄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三是北约将以亚太为重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当然,北约的战略转型也面临着与欧盟机制重叠、威胁认知难以协调和军费分担问题的制约。在中美大国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需对北约的变革趋势与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郭籽实、洪邮生《北约新一轮变革趋势与影响:“北约2030”改革报告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新一轮变革的趋势。
2022-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对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直到1918年,不管是部队指挥官还是参谋本部都没能制定出一种如何使用现代科技的方案或发展出一种新的战术观念来攻破那些防御地点。
——摘编自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在以后的三年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造成这一流血的僵持局面的原因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在这深壕沟、铁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只要人被有计划地训练来对人类犯罪,这样造成的心理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导致大灾难。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拒绝会有助于准备战争或者以战争为目的的任何行动。
——摘编自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材料四   人类正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资源的短缺甚至耗竭,环境的污染,疾病、原子武器、生化武器的威胁等等。这些问题不能说与科学技术没有任何关系,但把这些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是不公平的。这些问题的出现,更多的是由不合理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人的不合理的行为造成的。
——摘编自郭继海,江晓梅《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之分析》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军事集团?为什么?
(2)概括材料三中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主要观点。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 1903年,美巴政府签订开凿和永久租让巴拿马运河区的不平等条约,运河归美国政府所有,并由美国政府任命总督,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把运河两岸16.1千米范划分为运河区,设立了美军南方司令部(美在西半球的重要军事和情报中心),驻军1万多人,禁止巴拿马人入内,成了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经过巴拿马人民的长期十争,美国终于在1977年同意从1979年开始把巴拿马运河主权移交给巴拿马,条件是保留运河区内美军基地以及运河对美国船只永远开放移交过程是20年。1989年5月巴拿马举行总统大选,亲美的候选人获得了胜利,但长期执政巴拿马的诺列加宣布选举无效,自任国家元首。12月20日美国公开入侵巴拿马,不久,诺列加被迫投降。1989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75票赞成,20票反对、40票弃权速责美国的入侵。美军入侵巴拿马遭到了欧洲多数国家的反对。美洲国家组织责这次入侵,要求美军立即撮军,秘鲁干脆召回了驻美大使。在巴拿马失去亲人的美国人民也极为不满。

——摘编自张国清《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对其具有的战略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入侵巴拿马的目的及其引发的国际社会反响。
2020-02-20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