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1 题号:12543133
1921年5月,苏俄政府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政府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不久,国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由此可见,当时苏俄
A.工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B.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C.对战时体制做出了适时的调整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1】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国内战争胜利以后,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领导人坚持从当时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在建设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问题上,实现了建设理念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革命性转变。这个转变主要是因为“直接过渡”
①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②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③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④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2021-10-10更新 | 2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20年列宁说:“与那些先进的人民相比,俄国人民是糟糕的工人”。英国学者理查德·韦南也认为:“事实上,对那些生产状况与芝加哥工厂相差悬殊的俄国工厂进行合理化改革本身是很浪漫的。”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B.芝加哥是美国工业中心
C.俄国的经济政策存在问题D.苏联工业化遇到了困境
2020-12-27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