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0 题号:12547038
1956年5月1日,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在北京开幕,6156名代表在这里誓师向社会主义进军。下表是与会劳模信息表,下列各项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劳模信息表

(注:行业劳模由各部门推荐,各省劳模由地方推荐,不重复计算)
A.生产关系改造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已开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完成D.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表,这说明此时中国
钢(万吨)原煤(万吨)
1952年1356649
1957年53513000
增长率(%)396.29%195.51%
A.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工业体系B.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C.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D.增强了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2021-12-08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主改革运动及政治学习运动,提高了个人的政治地位;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开办工人文化宫,建立工人俱乐部等,改善了工人生产生活条件。这体现出
A.民主法治建设渐趋完善B.工业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C.对苏联经济建设的效仿D.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确立
2022-04-02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二十世纪50、60年代,上海江川路街道诞生了“四大金刚”上海光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由此江川路街道成为当时上海城市建设的典范。这表明
A.工厂普遍使用机械化生产B.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C.工业建设有利于城市发展D.市民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2022-02-23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