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 题号:1255895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马来西亚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之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加上其丰富的锡、橡胶等战略资源储备,自然成为日本“南进”觊觎的对象,因此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南太平洋战争后,旋即展开了对马来西亚的进攻。马来亚战役打响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原本寄予厚望的英、澳、印联军一触即溃,前线形势危殆,翌年2月1日日军占领柔佛,马来半岛全部沦陷,2月8日,日军对新加坡发动总攻,战至15日,新加坡的残余英军投降,马来亚战役以日军的全面胜利告终。虽然战役以.英军惨败无条件投降告终,但正是在这场不成功的战役中,马共和英国殖民当局从对立走向了合作,“英国当局被迫接受了马来西亚共产党的共同抗日主张,并允许马共公开活动”。

——摘编自宋少军《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抗日运动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来西亚共产党和英国殖民当局合作抗日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来西亚共产党和英国合作抗日的意义。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98月,斯大林由于种种原因同希特勒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他对西方领导人极不信任,因而希望赢得加强军队和工业建设的时间。他还预料到德国和西方列强迟早会进行一场消耗战,而苏联则可拜互不侵犯条约之赐超然于战争之外,直到战争对它有利时再介入。“如果战争爆发”,他告诉他的同志们:“我们绝不可能按兵不动。我们将不得不参战,但我们必须最后一个参战。我们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个决定性的砝码,它将使天平倾斜。”这一战略是精明的,然而它却使苏联自食其果并差点毁了这个国家。该战略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德军和西方军队势均力敌,双方会互相残杀,从而使苏联红军成为欧洲大陆上居支配地位的军队。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德国军队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所有的对手,从而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而苏联则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1-02-04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942.1《联合国家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原因,并简述该宣言签署的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冷战主导了国际关系。……“二战”之前,许多西方领导人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政权既恐惧又憎恨。虽然西方和东方最终在“二战”时结成同盟并成功地打败了纳粹德国,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战时的经历确定了而不是减轻了战前的彼此怀疑。1945年纳粹刚刚投降,同盟国就开始分裂,(美苏)两国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承诺支持各自由民族,因为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苏走向冷战的原因,运用美苏冷战的基本史实说明“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列举冷战期间多极化力量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  两百年来第一次,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是一个毫无任何国际体系或构架的世界。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2年1月—1996年12月在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20世纪90年代成为“毫无任何国际体系或构架的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概括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2-06-21更新 | 1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诺曼底登陆前,盟国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式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还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空中封锁。盟军参战部队多,装备全,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保障了登陆后补给。大量的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战后参战人员对逼真的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子了高度评价。恶劣天气使盟军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也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登陆后的盟军协同苏军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2020-06-07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