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126256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630—894年间,日本共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后,日本确立了以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与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

——摘编自王传芹《影响日本历史的两次改革》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1895年御使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
1896年清朝驻日公使带13名学生赴日本学习,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
1898年各省开始派遣留日学生
1900年留日学生达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欧美启蒙思想家著作
1901年掀起官费、私费留学高潮,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秦力山等人在日本创办《国民报》宣传革命
1903年留日学生达到1300余人。黄兴、陈天华等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游学译编》《浙江潮》创刊
1905年留日学生达到12000余人,以江浙、两湖、广东和四川最多。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6年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留日热开始降温

——摘编自杨学富《清末留学运动的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630—894年间日本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生留日的特点。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外交初期亦有其力争主权和反对列强干涉内政的篇章,不可全盘否定。北洋初期外交不是简单的排外与制夷思想,而是积极地妥协思想和对外依赖思想的结合。北洋政府初期外交多集中于满蒙藏地区中外利益冲突上……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由和平等、自主的国际地位。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北洋外交尽管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争回了部分主权。“九国公约”的成立、“蓝辛一石井协定”的取消及英日同盟被拆散,均有利于中国。这些斗争的成果可以充分表明北洋外交思想及实践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北洋政府在民意推动下,主动争取失去的国家权利,也说明依赖主义的外交思想已开始向国际平等主义外交思想转变。

——魏延秋《北洋军阀政府前期的“维持外交”》

材料二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时期外交的主要特点,说明当时政府能够取得一定外交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2021-11-14更新 | 1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非关系
阶段简况
1956-1978年中国援非从一开始就强调“平等”、“相互尊重主权”以及“不附带任何条件”等价值观,以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巩固中非之间的友谊为援助的基本出发点,以支持新独立的非洲国家为主要援助对象,以无偿修建铁路、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为主要援助形式。到1970年底,中国已经同2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约占当时非洲独立国家的一半,对这些非洲国家,中国都提供了不同幅度的援助。
1978-1995年在这一阶段,对外援助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力求形成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与非洲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即“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成为这一阶段对非援助的指导性原则。在对非援助方面也开始更多关注非洲发展的自身“造血”能力建设。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
1995年--至今     中国对非援助开始注重在技术管理、优惠贷款、投资贸易、重债穷国债务减免、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加大援助力度,鼓励和吸收中国企业参与,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参与到援助项目中,将政府援外资金与银行资金以及企业资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作用。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形成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间开展集体磋商与对话的有效机制,为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援助模式提供了长期可持续的机制化平台。在该论坛框架下,中国在12个非洲国家承担了176个成套项目,包括公路、学校、医院和体育场等;对非洲一些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了迅速、及时的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免除了31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部分欠华到期债务共105亿元人民币,对非洲28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实施兔关税待遇。

------依据张海冰: 中国对非洲发展援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任选一个阶段概括此阶段中国对非交往的特点,分析背景及影响。
2020-06-19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话题,深圳翠园中学、肇庆中学(珠三角组)揭阳一中和潮州金中(粤东组)的同学们展开了一次跨区域的交流。下表为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粤东组材料1: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

—《汉书·地理志》

材料2:拓林、黄岗、南澳、樟林、东里、达派、海门、神泉等处皆为出洋之口,巨舶往来海上,运载土货至广州及闽浙,或远达南洋日本,转往外货输入。

—饶宗颐《潮州志·实业志》

结论1;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结论2:潮州地区港口众多,贸易范围广,产品远销海外。
珠三角组材料3: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昧的陵墓。墓葬中最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
材料4:依历史阶段统计,广东先秦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有4处、秦汉13处、六朝5处、隋唐五代43处、宋元72处、明110处、清代188处。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类型及其文化遗产价值》

结论3:广州已经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中心。
结论4:史迹的数量代表历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程度。
请回答:
(1)哪两个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同学们所使用涉及的史料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
(2)本次研究交流的话题是“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请任选一个组别加入,列举出当地与海丝之路相关的一处历史遗迹,同时谈谈你对海丝之路的认识。
2020-12-24更新 | 1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