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生态保护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27230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史前时代起,陆地与陆地上产生的农业就是中国先民的基本生活基础。因此,从炎、黄、尧、舜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华民族陆主海从与重农轻商的观念基本成形,其背后的原因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缘特征息息相关。站在陆地上看海,或者说以陆地思维来认识和利用海洋,是古代中国人海洋观念的最基本的特征。

材料二 秦汉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人对海洋的了解逐渐加深,造船与航海技术不断进步,包括海洋渔业、滩涂采集、养殖、制盐、海上交通和贸易等在内的海洋经济活动持续发展和扩大。以海上交通和贸易为例。汉朝时,随着海洋活动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航线大致是从今天的广东徐闻、广西合浦出发,沿着今北部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岸边航行,经孟加拉湾,抵达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朝,已形成了一条以广州为起点,可达非洲东岸的远洋航线。宋朝时,造船和航海技术更是明显提高,指南针也,广泛应用。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增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素琴《古代中国人的海洋观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中国人的海洋观念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宋元海洋领域的发展成就并分析发展的原因。
【知识点】 生态保护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为华亭分县。大海滨其东,吴淞绕其北,黄浦环其西南……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
——嘉庆《上海县志》
材料二
苏州河曾经是一条宽达5000米的大河。宋元之间,河道逐渐狭窄,到明初河宽仅500余米。
材料三
1912年至1925年间,苏州河畔,烟囱林立,船行如织。刚从日本回国途经上海的郭沫若,望着河岸的烟囱,吟颂道:“啊,巨大的烟囱中,盛开着20世纪文明的黑牡丹。”
材料四
1909年建在苏州河下游的闸北水厂,5年后水厂被迫加氯消毒,23年后,水厂迁至杨浦黄浦江边。到了50年代末,苏州河已像是上海城区胸口的一条黑色的带子。“文革”时期,苏州河已是臭名在外。当时的上海市曾发动数万人“向苏州河宣战”,从河底挖泥,但事倍功半,苏州河的污染仍在加剧。 苏州河边的人们,痛恨她,诅咒她,但却只能忍受。开放之初联翩而至的欧美人、日本人、港台人,他们却不喝上海的水,而是自备饮用水。这让书记市长们非常难堪。
材料五
1983年中国第一个世行(世界银行)项目,被命名为“苏州河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朱镕基市长曾将治好苏州河比作向上海人民还债,债权人是苏州河和她两岸的人民。……21世纪初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看得见苏州河的房间”,也已成为房地产商的广告口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周末》   2001-09-29
(1)上海县是何时从华亭县分治而出的?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分治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元以来导致苏州河变窄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推断苏州河两岸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你怎样看待郭沫若当时的心情和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河流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010-04-21更新 | 10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当时,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

——摘编自李玉皎、刘丰《从中国古代环保制度看现实环保法律的完善》

材料二   下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演变

1978-1992年经济增长加速,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在局部地区频发并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
1992-2012年迎来经济高速增长期,环保得到重视和加强,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高发多发
2012年以来环境保护得到前所未有重视,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环保工作有效推进,并有效融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摘编自吴舜泽等《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40年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保护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指出其价值。
(2)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影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们当下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
2020-02-02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我国古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逐渐形成了“取之有时, 用之有节”的观念。 西汉时,贡禹说:如果“斩伐林木”没有节制的话,会有水旱之灾。 晁错指出,“焚林斩木不时, 命曰伤地(破坏地力)”。 宋、明王朝在边境地区广种边防林作为天然屏障。 清代丁辅臣《劝民种树俚语》以俚语的 形式要求黄土高坡的居民在“庄前庄后,山涧沟坡,多栽些杨、柳、榆、杏各样树科”,因为它们“能吸云雨,能补地 缺,能培风水,能兴村落”。

——摘编自《中国传统森林观浅议》

材料二   对于北美殖民者来说,东部的茂密森林是挡在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隐天蔽日的森林代表着印第安 人的威胁,“印第安人同那些该死的森林一样,必须当作文化进步的敌人加以消灭”,森林开始大片消失。 至 19 世纪后半叶,美国人仍认为美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取之不竭,这成为矿业、铁路巨头牟利之口号,70 年代后期至 19 世纪末,铁路消耗了木材年产量的 20%~25%。 19 世纪中期,纽约州的农民以砍伐柴薪出售给城市居民为重要收 入来源。 1889 年,美国前内政部部长舒尔茨警告说:“从缅因州到加利福尼亚州,从墨西哥湾到普吉特海湾,美国将不再有值得一提的森林。”

——摘编自《前平肖时代美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森林观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森林危机出现的原因,谈谈古代中国与近代美国不同森林观对后世 有何启示。
2020-05-16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