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生态保护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9 题号:127255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北战争后,铁路、矿业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木材的需求,森林减少的速度更快了。19世纪70年代野牛皮制革业的发展,人们猎杀野牛,致使野牛的数量几乎灭绝,19世纪初约20亿只得旅鸽到1914年竟灭绝了。1862年《宅地法》颁布后,农民不断抛弃旧土地,转向新土地,实行粗放式经营,短期内农民获得很大的收益,时间一长土地板结,不再适于耕作。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垃圾、污水以及工业废料、废气、废水问题,成为对环境以及对人类本身最大的威胁。再加上西部生态系统本真的脆弱性——降水少、初夏蒸发量大,土壤易因干旱和耕作而变成粉末,1930年沙尘暴首次袭击了德克萨斯州,随后一场场灾难接踵而至,美国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的梦魇之中。

——摘编自王庆国《美国早期的农业环境问题及治理》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的环保机构及职责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到部内环境保护局(19711982年),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建立环境保护机构,主要管理工业企业的环境行为;从部内司局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2-1996年),将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确认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由国家环保局和地方各级环保机构负责;从环保总局到国家环境保护部(1982-2008年),1998年国务院11个机构被撤销,国家保护局反而升格为国家环保总局,且整合了国家核安全局的职能,地方各级环保机构也得到重视和升级;从环保部到生态环境部(2008年至今)生态环境部权力更加集中,具有统一的污染治理与环境监督职权,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职能。

——摘越自潘婷婷《建国以来我国环境政策变迁的政治思想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美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环保机构不断升级的意义。
【知识点】 生态保护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在西周时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平原、山地、丘陵、源地上的森林和草原生长繁茂,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5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被广泛使用,黄土高原南部的关中平原、汾河中下游平原植被大量开垦成耕地,河谷平原地区的森林、草原植被逐步为耕地替代。从秦汉开始,黄土高原农业不断向北部和西部推进,原有的林地和草地相继变为农田。到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0%左右。至唐宋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至33%左右。至明清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林草植被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森林覆盖率下降至约15%。

——摘编自陈怡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沧桑巨变七十年》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古代造成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因素,并阐述理由。
2023-04-11更新 | 2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之一。其实,早在19世纪,英国政府已经着手治理环境污染问题。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经过100多年的治理,伦敦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城市上空重现蓝天白云。

——整理自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   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在会上做主题发言时明确指出:“有人认为,公害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可以不必注意这个问题。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我们国家,有的地方环境维护得好,有的地方污染却比较严重,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中国政府高层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承认中国也存在环境污染。

——岩流《中国的绿色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治污成功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改革开放前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指出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2019-06-01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山西省总人口约407万。清光绪年间,山西人口增至1643万,其中汾河流域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与人口增加相伴生的是耕地的紧张。明朝嘉靖以后,汾河上游逐步成为采伐基地,万历年间“参天蔽日”的林木已“砍伐殆尽”。清初,政府一度严申“禁林令”,但在商业利润诱惠下,“实难禁止”。乾隆年间,介休县境内源神泉流域上游的石屯等村发展造纸业,污染了河流,影响了下游正常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传统的生存方式影响很大,民间不得不对自己的社会行为做出调整。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区域,乡约中增加了保护森林、保护水源等规定,地方乡绅出资、出力进行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探索。整个明清时期,除明初政府组织的“大槐树移民”外,汾河流域自发性商业移民从未停止。

——摘编自王尚义、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民间控制》

材料二   1949年后,汾河作为山西省重要河道,被纳入全省水利建设的规划之中,开始全面综合治理与开发。汾河、文峪河等大中型水库的建设,文峪河、潇河等大型灌区的建成,使汾河中下游农业用水有了基本保障。至1981年,基本完成基建和重点小型补助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改善,新发展灌区以及干支流的河道治理收效颇丰。1986年又对《山西省汾河流域治理规划》进行了细化,随后又陆续制定了汾河中游、下游和上游河道治理的多项规划和相应设计。至此,对汾河流域综合整治开发方案成熟。

——摘编自《汾河的前世今生-新中国成立至90年代末的汾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汾河生态问题产生的背景及缓解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后汾河治理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1-02-13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