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 题号:12788790
阅读材料: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兵器,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请回答:
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一句诗句,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最后说说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代著名史家杜维运先生说:“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所谓历史叙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史学家根据史料撰写历史,其呈现出来的,不是历史叙事,就是历史解释。”
材料一:“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的数量相当大,有许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 ——美国学者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材料二:唐代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中外、胡汉混合的文化,正是多种文化的交流会聚,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
——张广达、王小甫《天涯若比邻》
材料三:

材料四: “化外人(外国人)于宽乡附贯安置……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唐律》
问题:
(1)上述材料哪些是历史叙事?哪些是历史解释?哪些是历史证据?
(2)材料一、二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加以验证?
(3)运用史实说明“唐代文化是多种文化的交流会聚”。
2016-11-18更新 | 5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巴黎公社

材料一   1871318日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528日公社最后据点被攻陷,起义失败。


位于巴黎东部的公社社员墙。最后一批巴黎公社战士曾被敌人围困在此,全部壮烈牺牲。弹孔深深地楔进墙中,墙上大理石板刻有两行法文字:“纪念公社死难者1871521日—28日”。

材料二   3号:各区每二万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者,得推选委员一名。

第28号:市政委员会是一个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的机构,是置于公民不断监督下工作的。

第44号: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选自起义期间巴黎公社政权颁布的公告

材料三   一月二十九日(1871319日)闻巴里(即巴黎)有乱。

四月初五日(523日)早饭后进城……遥见山上红旗四五枝,锐炮之声甚密,盖乱民尚有五万余,聚集一隅。

四月初十日(528日)巴里已一律肃清。

——《随轺笔记》(清朝官员高从望出洋考察的日记。他曾于18711月抵达法国,523日进入巴黎城)


(1)阅读上述有关“巴黎公社”的史料,分别指出其类型。
(2)简要说明三则史料的价值
2022-02-06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历史研究开始了“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 ……弥补了书面文献多限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缺陷,为研究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基础。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不同人群从不同角度……,打破了过去“一元”“单向”的研究模式,……如果研究者习惯于从官方文献与精英话语中爬梳资料,就很难摆脱精英主义的思维窠臼。……而且,在研究“触角”不断向底层探索的过程中,研究者也越来越感觉到“眼光向下”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要进一步追求“自下而上”。尤其是在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视角”已经成为重新书写城市历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请给材料中提到的历史研究的“眼光向下”下定义。
(2)谈谈你如何看待历史研究中“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
2016-06-0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