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2823248
1854年,英法美三国向清廷提出“修约”,要求公使驻京。咸丰帝对这一条款深感恐惧,认为这样会给“天朝上国”带来“肘腋之变”,极力反对。这反映出
A.清廷坚守闭关锁国政策B.列强力图建立平等外交
C.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D.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8世纪,清政府以“夷”称呼西方国家,如“英夷”、“法夷”等,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称呼西方国家,“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上述变化(     
A.表明中外各国实现平等交往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2022-02-21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绢本《万国来朝图》,记录了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 1790 年清王朝庆祝乾隆八十大寿时万国来朝的场景。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往推动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类型B.朝贡贸易推动中国传统外交理念近代化
C.清王朝正处于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顶峰D.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2020-12-28更新 | 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07年,清政府决定将“龙兴之地”东三省对各国开放以“平均各国之势力”。结合下表可知,这一举措意在清政府在东北“新政”时期建立商埠
A.维护人民利益
B.遏制日俄扩张
C.主动对外开放
D.发展东北经济
2019-03-1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