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4 题号:12832343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写道:“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这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A.学术下移B.文学繁荣C.礼崩乐坏D.崇尚事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春秋后期,晋国执政范宣子向来访的鲁国上卿叔孙豹夸耀,自己的家族从唐尧以来一直位居要职,是为“不朽”。叔孙豹则认为“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二人的对话折射出这一时期(     
A.著书立言受到部分贵族的重视B.儒家思想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C.新兴士阶层的崛起D.思想领域的活跃
2023-11-23更新 | 1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哲学家冯友兰提到:“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战国时期“百家争鸣”B.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C.宋明时期心学的创立D.明清时期新思想出现
2017-09-04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春秋末期,鲁国大夫季平子驱逐了鲁昭公,鲁昭公最终客死晋国。晋国的史官对此评价说:“鲁 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 民忘君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由此可知
A.鲁国的中央集权遭到削弱B.礼崩乐坏已成历史必然
C.史官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D.时代影响历史解释
2020-11-02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