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128935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中后期,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追求财富、满足私欲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生基本目标,士大夫阶层也不例外,士风颓靡,传统儒家所崇尚的德行操守观念受到冲击。同时,程朱理学日渐式微,晚明士人对圣人人格的崇敬和兴趣日趋淡漠。黄道周对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在他看来,王汝中、李贽否定传统道德、怀疑儒学权威,对情欲的肯定、对功夫的否定,会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儒家“君子儒”的人格理想,而“君子儒”人格的瓦解会将直接导致朝廷无儒臣可任用,天下无儒学可遵奉,这必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道周编撰《儒行集传》,并于次年刊行。在《儒行集传》中,黄道周借助儒家传统德行理念和范畴概念,建构了一个丰满而立体的“君子儒”人格范型。黄道周认为,儒者之所以成为儒者,关键是以“仁”为本、为实,坚持以道事君,道高于势。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他还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君子不外道而求身,不外身而求道,修身是实现道的根本途径。除了思想探索、理论建构外,黄道周处处以君子儒的人格范型自律,躬亲践履,体现了一个正直士大夫的君子品格。

——摘编自许卉《黄道周对儒家“君子儒”人格的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道周建构“君子儒”人格范型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道周建构的“君子儒”人格范型的内涵。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反目,郑成功诛杀施琅父兄,施琅再次降清。康熙三年,施琅两次进军澎湖、台湾。但因飓风所阻,均以失败告终。清政府没有采纳施琅再次上疏要求征台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康熙二十年,施琅再度被任为福建水师提督,他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全心筹措征台计划。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统率大军进军台湾,郑军投降。施琅并不讳言“窃意藉此可雪父弟子侄仇恨。”但他收复台湾之后,礼待郑氏集团,公义私恩清清楚楚。这对于稳定台湾的局势,争取台湾军民的拥护,使清政府有效地控制台湾起了重要的作用。收复台湾后,康熙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施琅上疏力谏,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指出,纳入大清版图可“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同时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无所不有”。施琅还指出:“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他大声疾呼:台湾“断断乎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终于采纳其建议,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

——摘编自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主张收复台湾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在“复台”和“保台”中的历史贡献。

2016-11-27更新 | 1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切·格瓦拉(1928~1967 年),生于阿根廷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喜欢富有激情的冒险活动。大学期间,他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历尽艰辛游历拉美各国,对拉美现实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切身感受到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学生时期的他,对马列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阅读了不少相关著作,决心献身拉美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当时,拉美地区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运动此起彼伏,格瓦拉投身于危地马拉民主革命,但在英国的干预下失败;他在流亡中结识菲德尔·卡斯特罗等古巴革命志士。1956年,格瓦拉秘返古巴参与领导游击战等。革命胜利后,他在古巴出任多项要职,推动古巴社会主义建设。1965年,他辞去职务,先后赴刚果、玻利维亚组建国际主义游击队,开展民族解放战争,直至1967年遭遇伏击后被俘后英勇就义。

——摘编自宋晓平《格瓦拉的伦理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格瓦拉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格瓦拉精神内涵形成的原因。
2022-03-31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马克·奥里尔·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1900-1916年间三次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一带,为英国印度殖民政府进行非法测量和偷窃文物的活动。曾从敦煌窃走在石窟里珍藏了千余年的大量写经、古写本、佛教绘画和版画等,现藏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著有《古代和阗》《塞林提亚》《亚洲腹地》《在中亚古道上》等。

——《辞海》1979版

材料二斯坦因,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斯坦因在其中亚考察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由于他的盲目挖掘,使许多原保存在流沙层中的文物毁于—旦,他的这些行为严重地损伤了中华民族的感情。

——摘自《百度百科·斯坦因》(最近更新:2015年6月)

(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说明这两则材料对斯坦因述评方面的差异。结合材料撰写的时代,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是怎样的?

2017-12-21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