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 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 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2906486
近代国家关系,大多经历了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的逐渐推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不仅进行军事战,而且进行经济战,双方的关税战争由来已久,督政府已禁止与英国贸易。1806年,英国不准船只进入自布列斯特至易北河的海岸,……拿破仑签署柏林敕令。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及其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为了得到殖民地产品和英国的工业品,不少国家和地方当局默许或宽容破坏封锁的走私贸易,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手段之巧妙使封锁一度几乎形同虚设。从波罗的海、北海到地中海的各港口到处都布满了走私网点。连法国的商人也秘密来到此地购买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和殖民地产品。

——据张芝联《法国通史》及黄振、刘仕超《“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等改编

材料二 第二帝国(1852-1870年)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法国对外贸易的进步颇为可观。主要出口工业品、丝织品、呢绒、棉织品、葡萄酒、小麦等,进口的则主要为原料、煤、纺织品。英国、美国、比利时、意大利是它的重要贸易伙伴,1852年到1870年间,总出口额增加了近两倍。……1855年与1867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是当时举世瞩目的事件,数千厂家参加展出,陈列产品达数万件,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和技术交流。

——摘引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三 20多年来,法兰西一直是欧洲统一思想的捍卫者,它总是以和平效劳为主要目标,当欧洲没有得到统一时,我们便遭战争之苦。欧洲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统一的,必须进行具体的,首先是通过确实的团结工作来实现。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时,首先要考虑到法国和德国。从这个立场出发,法国政府建议立即在一个有限的、但有决定性的方面开始行动,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煤钢生产的联合经营将保证欧洲联邦共同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发展,还可改变这个地区长期从事武器制造使它自己不断成为牺牲品这一命运。

——摘编自(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发表的声明(即“舒曼计划”)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拿破仑“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的经济政策及内涵,概括这一政策“几乎一度形同虚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贸易政策和电信技术角度概述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对外贸易的进步颇为可观”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法国“遭战争之苦”的突出表现及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所在,并阐述欧洲国家成立“高级联营机构”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建立以失败告终,一体化进程受挫。

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体化进程复兴。

1959年,英国倡导并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3年、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立欧共体系约可直接在成员国适用的原则——即直接效力原则。

1964年,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立欧共体法律与任何国内法冲突时优于国内法——即最高效力原则。

1965年,共同体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签订《合并条约》,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三个共同体加以合并。1967年,合并后的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第一次扩大,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

1979年,欧洲议会第一次直接选举,并通过驳回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预算以证明其行使权力的意愿。

材料二   第B条联盟确立下列目标: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力和利益的保护;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上的紧密合作关系;保持完全的集体一致,并以此为基础,按照第N条第2节所确定的程序,考虑本条约所引入的合作政策和形式在何种程度上需要修改,以确保共同体机制和机构的有效性。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节选(1992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至7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背景及欧盟的目标。
2021-10-07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
1948年,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构想,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1959年,英国与奥地利等六国签订“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对抗欧洲一体化进程。
60年代,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遭到拒绝。直到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经济也受到严重拖累。1975年英国就留欧举行公投,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英疑欧力量再度上升。2013年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为现代世界奠定基石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简要分别分析英国不同态度的原因。
2018-02-04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统一强大的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英国的态度却复杂多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戴高乐曾说,为使复兴的欧洲大陆能有一个符合我们时代条件的平衡,我们觉得应该在欧洲实现某些集团,当然,各国的主权不应受到损害。法国方面认为,主要在经济上和我们一起实现一种最广泛的西方集团会带来许多好处

——皮埃尔。热尔贝著,丁一凡等译:《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英国与“欧洲”之间没关系。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有一个帝国,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后来的事态发展迫使英国把注意力转向欧洲,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英国的离开本身就是对欧盟行为体角色能力的削弱,而由此引发的消极影响也会打击其他成员国对欧盟制度体系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来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重新考量欧盟机构与成员国政府之间的权责分配,同时正视眼前的多重危机并尽快做出调整。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为实现“最广泛的西方集团”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的根本因素。

2018-11-24更新 | 4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