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290977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东京由地方性的政治中心发展成为封建国家的首都,它的建设当然受到政治功能的支配,比如三套重城、皇城居中的格局、以及部分官署和礼制建筑的布局定位等。伴随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域经济、文化功能增强,经济功能在都城形态上发生作用的力度加大,东京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是坊墙、市墙被打破,灵活、开放型的街市代替了封闭型的坊市。东京街市制的都城新形态,它向统治者心目中理想的城市形态模式发起了强烈的挑战,由此影响了城市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实用的功能主义和商业利益的市场原则上升到重要地位。它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街市形态的序幕,并孕育了某些近代化城市形态的萌芽。

——摘编自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东京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东京城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时期,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不仅有王室宫殿和祖庙,还有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更有学校等教育设施,产生了一批分属不同学派的古典哲学思想家。城市的首要功能显然是政治性的,其政治性又分解表现为这种城市是政权首脑机关、军事防御要塞、大型祭祀中心、手工业制作中心——主要是为王室服务的。祭祀和军事这两件事作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无疑直接影响了都城的城市面貌。

——摘编自段宏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

材料二   宋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促使一些无地的客户和少地的主户,或是在农村中做雇工,或是涌入城市,寻找谋生的机会。而政府的财税政策导致地方的赋税征敛相当繁重,民间“规避重役、土地不敢多耕、避户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干脆“举户鬻产徙京城,以避徭役”。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商业开始“溢出”城市,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许多“草市”和“市镇”,有些市镇还因贸易发达和人口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宋代社会救济系统发达,但赈济范围往往限于城市,因而每遇灾荒之年,涌入城市的流民都非常可观。其中一些流民在灾后滞留在城市和市郊,成为新的城市居民。

——摘编白李亚《宋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居民结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城市功能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先秦城市相比,宋代城市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0-04-01更新 | 6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洋布、洋纱、洋化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建立在怎样的农业经营方式基础上,并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宋开封城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2019-05-10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一一《艺文类聚》卷六三引《博物志》
材料二:……遂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总管五均的官)。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位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
一一《平山堂记》
材料四: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替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五:北宋东京城

街南桑家瓦子①,……其中大小勾栏②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注释】①瓦子:宋代城市中的民间娱乐场所的总称。②勾栏:各个具体游乐场所、剧场,因四周围以栏杆、故名。
(1)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职能有何变化?
(2)材料四、五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
(3)与材料二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4)材料六中反映北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
(5)阅读材料二至材料六,你对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有何认识?
2016-11-18更新 | 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