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2930012
民族主义通常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人民饱受失业和破产之苦,对现政权强烈不满。纳粹党乘机发动了强大的宣传运动,攻击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腐败无能,许诺自己执政后定能振兴德国,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希特勒拖到反人类战争中去的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国家被摧毁,民族被分裂。但是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争取民族统一的精神鼓舞下,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又东山再起,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最终冲决外力人为的藩篱,使分裂达整四十年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俾斯麦用“铁血”战争击败的三个国家,并阐述民族主义与德国统一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教训德意志民族的主要举措。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315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使得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从19394月到8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英法虽然参加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想用英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英法还企图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以阻止苏联加入德国阵营。英法苏三方会谈的失败使苏联看到与英法联合已经成为不可能。集体安全政策也难以维持下去,孤立政策又为客观条件所不允许。于是决定与德国联手,在19398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现了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据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等整理


(1)指出苏联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
(2)分析苏联外交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2-02-15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起点时间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18-08-28更新 | 1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下表为当时中国各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

评价内容出处(8月24日的《大公报》认为)“这件事,无论给世界以如何惊异之感,佚名《暴日的在东方即宣告暴日的外交完全破产了!”“德国把日本遗弃了,这是德外交破产了》苏互不侵犯的第一个意义”。“宣布防共协定的死刑,并给暴日结束了所谓加盟问题的政争,这是德苏互不侵犯的第二个意义”,“苏联与德国接近,不一定是鼓励侵略……苏联的反侵略性的和平政策是不会变更的”,“希特勒卸除了反共招牌,苏联更将为欧局中心”。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认为)“苏德条约”的全文今早各报发表了。胡适《胡适日世界之震动是意中事。最苦的是各国的左派,天天攻击德意,一旦忽记全编》被Stalin(斯大林)卖了,真有冤何处诉!

(中国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在8月27日的通电中指出)苏德此举,已使暴《通电各省军敌依违失据,在精神上受到莫大之打击,其所标榜之反共国策已粉碎政首长阐示国而无余,彼侵略阵线者以我国之抗战,而产生反共协定,今亦由我之际形势之演抗战,而使之崩溃,因此更可见我抗战力量,对于世界所发生影响与变》在国际上所属地位之重要无与比伦……目前关键,美苏两国,同等重要,而美国力量更应重视,苏联促成苏德协定,用意何在,固不专在欧洲,其在远东方面,意义之重大则有过之,故苏德协定之订立,与其谓为在欧洲发生作用,不如谓其在远东之影响为更大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目的,并说明当时中国各界对该条约签订的不同意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各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
2019-05-27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