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2 题号:12935072
公元前374年,齐国国君在临淄创办了稷下学宫,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招徕天下有识之士,此后150多年稷下学宫成为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成为各种学术流派的集聚之地。齐国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繁荣春秋时期文化教育
C.实现富国强兵以争霸天下D.实现诸子百家思想交融
2021·广东梅州·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反映了当时
A.私人教育的盛行B.人才培养的标准
C.社会人伦的失序D.新兴阶级的愿望
2020-11-19更新 | 3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
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17-11-25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
A.以仁爱之心看待社会B.力图重建社会秩序
C.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
2022-05-20更新 | 3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