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5 题号:1293938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董必武(1886-1975年),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4年,他东渡日本,在私立大学法律科学习,接受了比较全面的西方法律制度和学说的教育。1928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回国后,董必武到中央苏区领导司法工作,查办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案件。19489月,他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在此期间,领导制定颁布了200多项法令、法规、训令、通则等,在新生政权依法行政方面做了诸多开创性的尝试。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担任政法委员会主任,参与1954年《宪法》的起草工作。同时他还致函政务院并转毛泽东主席,提出筹备建立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请示学校校务委员会的任命名单,最终政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央政法干部学校。1956年,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董必武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法学家。

——摘编自王均伟《董必武法治思想的形成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董必武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董必武为我国法制建设做出贡献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伯苓,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中国近代体育开拓者。从1904年开办私立中学敬业学堂起,便将诸多西方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改造国人的道德、知识、体魄。"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主张"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强我种族,体育为先"。1908年,前往伦敦第四届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回国后,积极传播奥运精神和理念。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随后,全国各地体育活动大量开展并开始形成规模,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可,推动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参奥资格。

——摘编自《张伯本全集》


(1)据材料概括张伯苓的体育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伯苓。
2021-02-26更新 | 2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沈括,杭州钱塘人。他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又随父宦游四方,见识各地人情物理,开阔了眼界。1063年,沈括进士及第,后任馆阁校勘,有了较充裕的时间深入研究天文和历算。在主持司天监期间,修成《奉元历》,制造出更精确的浑仪等天文仪器,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他在丈量田亩过程中创立了会圆术,对光学中凹面镜成像的原理,磁学中的地球磁偏角等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1088年他将精心编制的《天下州县图》献给朝廷。1090年,沈括在镇江梦溪园定居,从此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1095年,沈括病逝。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的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020-06-16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吾辈少时,读八股,讲旧学,每疾视士大夫习欧文谈新学者,以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前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康君枉议辛亥,谓其致国粹之丧失,教化之陵夷,政治之窳败,国命之分亡,诋毁共和,提倡虚君共和。吾等愤然击之。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三康氏支持洋务,甲午战后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力推变法,实为独主历史潮头之伟人。辛亥之后,坚持皇帝制度,有违历史大潮。就大时代而言,此两者皆为正常康君之左右,皆为人性之常态。

——摘编自胡英时《论人的思想变迁的进步性与保守性》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陈独秀对康有为的两种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16-11-27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