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0 题号:12939612
“夫纠察之官,是持邦宪,耳目之任,以司君听。”据下表可知,唐代
时代监察官事迹
唐高祖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诚直,指陈得失,无所回避,被提拔为侍御史
唐太宗侍御史张行成“纠劾不避权威”为官员所忌惮
唐代宗苏州刺史李栖筠觐见代宗“敷奏祥明,不事权贵”,留任御史大夫
A.监察制度已逐渐完善B.监察官最受皇帝重视
C.监察职能产生了变化D.监察有助于社会治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表为唐代谏官制度的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制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固定为专职的监察机构
2021-02-05更新 | 1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自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后,刺史制度成为汉代一项正式的制度。终其两汉,中央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直至东汉灭亡。刺史制度的变化(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B.表明汉代王国问题并未解决
C.反映出汉代中央集权的强化D.说明汉代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2023-02-23更新 | 2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正七品,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的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直接对皇帝负责。工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则“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这说明(  )
①明太祖于同一年废除了丞相和谏官②明太祖控制监察意见的最终处决权
③都察院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④都察院和六科互不统属,有时监察结论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11-02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