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政权的巩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29401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本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列宁颁布的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废除了私有制,宣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这部宪法中得到保障,选举和罢免是人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还赋予人们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摘编自邢晨晓《列宁宪法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一行乘专列离京,前往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为了做好“立国安邦”这件大事,毛泽东和起草小组一头钻进了宪法堆里,阅读、钻研各国宪法。虽然在起草过程中困难重重,反反复复,几易其稿,但毛泽东仍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简单明了。毛泽东说,“除总纲外,其他各章都写得比较简单。文字尽量通俗易懂,便于群众了解和掌握。”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了社论号召开展广泛讨论。一场轰轰烈烈的宪法草案讨论随即遍及全国,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宪法学界编写了30多本小册子,全国各地成立了各种机构来引导宪法草案的讨论,这为人民更好地认识宪法打下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8年苏维埃宪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说明宪法的起草过程有什么特点。
2023-12-05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法》就是基于这一总路线制定的。按规定,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1950年12月8日,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认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有序和温和的。

从1949年到1952年,全国耕地面积,由0.98亿公顷,增加到1.08亿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8.95公斤,提高到288.12公斤。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实现快速提升,全国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1416.7公斤,提高了37.6%,年均递增5.5%,这是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实现的(也有恢复性增长因素)。正是土地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土地改革总路线的精神,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发动群众的工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因此保障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编自郑有贵《新中国土地改革开辟现代化通途》


(1)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2022-12-05更新 | 1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大事记

时间

主要大事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三线建设

20世纪70年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2000—202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召开

2010年以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间段补充主要大事并说明理由。
2024-02-07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