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129497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充是东汉时期思想家。谴告说是汉代天人感应论的核心,王充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批驳,他针对“谴告”指出:“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对于所谓旱灾是天神对人君骄横暴虐的谴责,涝灾是天神对君主迷恋酒色的惩罚,虫食谷物、老虎吃人是天神对官吏为奸的警告等神学呓语,王充都予以有力的批驳。王充在批驳谴告说的时候,指出自然灾异和君主、官吏的操行及政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使二者同时发生,也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本不是天的有意安排。他还指出,儒家的祖师爷为了让君主的所作所为符合自己的心意,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了恐吓人民使其不敢反抗,御史动不动就抬出天来。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充批驳谴告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充批驳谴告说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 完颜阿骨打即帝位时曾宣布:“今日成功,皆诸君协辅之力,吾虽处大位,未易改旧俗也。”后又下诏“事务大小——依本朝制度”。宁江洲大捷后“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又“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猛安谋克作为由皇帝任命的管理女真族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太祖在收国二年二月下诏:“折身为奴者或私约立限,以人对赎,过期则为奴者,并听以两人赎一为良。若元约以一人赎者,即以元约。”天辅二年六月,“诏有司禁民凌虐典雇良人,及倍取赎直者”。七年二月,下诏“被虏及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

——摘编自戴逸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完颜阿骨打施政内容并指出其施政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完颜阿骨打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2019-12-12更新 | 1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葆桢,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1874,日本派兵侵台。沈葆桢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赴台湾布防设守。他提出“一曰理谕、二曰设防”的原则,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又从各省调回轮船30余舰,布防于台湾海峡。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成功驱日。沈葆桢认为台湾为“七省门户”地位重要。他在台湾实行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开设义学,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购铁甲船、以机器开采基隆煤矿。沈葆桢对台湾的治理开发,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摘编自吕宁《开山抚番:沈葆桢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葆桢成功驱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葆桢建设台湾的举措。
2019-12-26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认为李鸿章是晚清近40年来第一流紧要人物,但又只是一个“纯臣”和“庸臣”,因此不能“将中国之失政尽归于李鸿章一人”。他认为,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最多。但他只知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最终难逃失败;在外交上,李鸿章对处理中日外交,无功亦无罪,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他误国之罪“无庸置论”,他的外交历史,实失败之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学术界认为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李鸿章是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反动买办,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改革开放以后.著名学者陈旭麓认为,李鸿章办的许多企业是为了抵抗外国,他所创建的海军炮口是对外的,更多的是对着日本侵略者的。他还认为,李鸿章有爱国之处,但不能否认他的确有不少误国之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虽有抵御外侮的愿望,但其办理外交是为维护清王朝统治服务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有积极的一面,其外交实践要具体分析。

——摘编自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对李鸿章不同评价的主要因素。
2022-07-27更新 | 4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