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科技进步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29632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巨擘,致力于西学的译介和优秀教科书的出版。其主事者张元济以“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事而失坠”为应尽之责,于1914年开始组织辑印古籍。其古籍辑印兼顾“常用常见”和“珍稀罕见”,精选版本、精校精印,借助机器石印使古籍“得以家弦户诵”。1929年开始编印的,《国学基本丛书》使用新式标点、增添白话注释与导读,堪称古籍出版的成功案例。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规模巨大、享誉海内外,成为业界典范。

——摘编自董丽敏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发展迅速。不过,古籍出版周期长、投入大,在读者知识结构、阅读习惯深刻变化的今天,面临新的考验。同时,当前古籍出版也存在选题不精、重复出版严重、校勘和今译质量不高等问题。1999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在专门人才培训、整理出版规范化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2014年问世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中华经典古籍库》陆续推出镜像版、网络版、微信版、微信专业版四款产品,为古籍出版开拓新领域作出了良好示范。

——摘编自杨牧之《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十世纪初期商务印书馆大规模出版古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籍出版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 科技进步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材料一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材料二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征。
(2)结合材料二,对材料一中意大利成为近代科学活动的第一个中心的原因进行解读。
2021-06-02更新 | 1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现代欧洲的“科学之兴”。

材料二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有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2)材料二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百度名片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4)依据材料四分析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材料五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江泽民


(5)依据材料五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6)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2020-03-24更新 | 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翻开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时期的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启蒙时代、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法国近代科技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始终是法国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进行阶级斗争的强大武器,并且为法国工业化的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近代科技也在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十九世纪的头三十年昌明于西方。法国科技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法国的科学能力,”而且使“法国在十八世纪末,很快上升到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1781~1800年间,世界重大科研成果的58项中,法国就有23项,占总数的40%。”

——摘自王朝辉《试论法国大革命与近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2016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科技论文49.4万篇,是1990年的5.5倍;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论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32.4万篇、22.7万篇和8.6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论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用情况,2017年中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过德国、英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摘自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


(1)依据材料一,结合近代法国社会史实具体说明科技与社会演变之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
2022-11-01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