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8 题号:13106391
岳飞是历史上的著名英雄,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统治者通过不断册封和祭祀岳飞,岳飞的"忠"成为国家政治体系重点宣扬的内容。明朝中期以后,内外交困,朝纲动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重新唤起中原人民的历史记忆,文人士大夫在各种诗文中将喜飞塑造成"忠""廉""孝"的形象,驱除夷狄,尽心报国,公正无私。

清朝统治者实行"抑采策略",将岳飞树立成忠君重道的政治楷模,有意淡化岳飞抗金英雄形象。乾隆帝称赞岳飞"知有君而不如有身,只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诟,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权于封疆之外"。

材料二   后世研究岳飞的史料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史。1142年(岳飞蒙难20年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岳飞子岳霖开始多方搜集岳飞遗事。岳飞孙岳珂在此基础上,又多方收集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被诬始末资料,高宗给岳飞的御礼、手诏,以及南宋时人关于岳飞的旧闻、著述和部分记载,陆续汇集编成《鄂王行实编年》《金佗科编》《金佗续编》等。岳珂在详细叙述岳飞事迹的同时,将岳飞之死归罪于秦桧之奸,回避了宋高宗杀害岳飞的罪责。有些记述诸如岳飞出身诗书翰墨之家、尤喜《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以及在河南的战绩等经考证为不实或夸大。

——据王振东《试论岳飞形象的演变》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清时期岳飞在国家政治体系的形象进行阐释。
(2)对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进行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试评析岳飞家史的史料价值。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对钱学森这样评价: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干劲十足。

——《感动中国颁奖词。钱学森》


(1)根据材料,概括钱学森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学森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03-06更新 | 1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年),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候,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前126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逸事以及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其父逝世后,继任太史令,“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前99年,司马迁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情,触怒汉武帝,被下狱施以官刑,出狱后忍辱继续创作完成《史记》。《史记》采用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上计轩辕(黄帝),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价值。
2019-05-08更新 | 8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希涛,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1885年袁希涛就读于上海龙门书院.接受了新式教育,随后前往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1905年袁希涛担任上海宝山县学务所总理,在三年内,协助宝山各乡镇创办新式小学30余所。民国成立后,受教育部长蔡元培邀请进入教育部任职。一战结束后,袁希涛辞去教育次长之职并组织了欧美考察教育团进行国外教育考察,归国后,袁希涛连花数月时间整理观访笔记,完成《八年欧美考察教育团报告》,对我国义务教育推行中的实际困境提出了具体的施行方案。袁希涛主持制定了《全国义务教育计划》,提出要统一筹划并监督新式学堂的筹办,要注重发展义务教育与师范教育。随后,袁希涛参与筹建了诸如南京高师在内的多所师范学校与诸如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其他各类学校。

——摘编自杨天《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袁希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希涛教育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袁希涛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
2021-07-3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