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防疫抗疫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131377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宋代灾害与瘟疫多发,针对突发的灾情与疫情,政府需要采取相应救急措施予以应对。《寿安院记》载:“国朝置福田院,恤穷疾。与天地同一好生。常平仓专使为凶荒疾疫设,将以救民病。”考虑到疾病的传染性问题,宋朝相关机构规定:“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军民在路遇疾,往往客店户恶其扰人,又虑传染,多是不肯安着。本府已告城内外客店户并军巡地分,遇有经过人病患,仰即时具状,经提督官,随即押下,差医人诊视,给药医治。”宋孝宗年间,战争引发疫情,朝廷“令和剂局疾速品搭修合合用药四万帖”“令医官局差医官巡门诊视,用药给散宋朝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

——摘编自杜箐《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防抗疫情的举措及其取得成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防抗疫情的影响。
【知识点】 防疫抗疫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城市化兴起、地域交往频繁、卫生环境恶劣,流行病种类很多,传播面广、死亡率高;鼠疫、麻风、天花和梅毒爆发次数最多。对流行病的认识,西欧深受天谴论、占星学、病原微生物说影响,由此形成相应防治理念。医学界遵从政府命令,向民众发放卫生手册,整理古代先进经验,摸索出防治九章,包括忏悔法、驱魔法、抚摸法、香薰法、逃离法等。政府实施隔离措施,建立检疫制度,改善公共卫生和环境立法。流行病防治使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设施和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提高;数百年来,近代国际检疫制度在西欧抵御流行病蔓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代公众健康意识觉醒,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兴起发展促进了环境卫生改善。

—摘编自《中世纪西欧流行病及其防治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近代防疫制度兴起,国家正式将普通民众的疫病救疗事业纳入 执政范围,改变了几千年统治者无所作为的灰暗图景。国家从制度规范和实际运作两个方面入手,草创医疗行政机构、颁布法律法规、设置疫病医院、培养医学人才,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介入程度大大加深。此举非但没有扼杀社会救治力量软性机制的存在,反而促使其与时俱进,在国家调配管理下,以新颖姿态弥补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缺陷。但清政府无力干涉租界内的防疫事务,“国中之国”的防疫呈现出“西方”特征,与中国模式截然不同。在清末的最后十年,传统的、近代的“进步”医疗观念和实践,互相碰撞,对时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论1901—1911年的中国疫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流行病蔓延的原因,运用辩证的观点简评中 世纪西欧的流行病防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中国境内两种不同疫情防治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原 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世界疫情防治,谈谈你的认识。
2020-06-03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1919年爆发的大流感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次流感1918年春从美国开始爆发,随即通过赴欧洲参战的美国士兵传播到法国,进而蔓延到整个欧洲,扩散到全世界。为防止造成恐慌影响战事,美国政府隐瞒疫情,直到8月才承认流感,导致民众对流感形势误判。军队与普通民众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政府不得不建立临时医院,征调民间护士、医生、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医院。政府虽然采取了关闭学校、保持街道卫生、提倡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检疫隔离等干预措施,然而群众组织的“为自由而战”大游行导致流感大爆发。大量尸体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不仅促进了病菌的滋生与传播,也成为人们心中的阴影之一。

——摘编自邵逸舒《1918年大流感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影响》

材料二   1910年东北爆发鼠疫,三个月内就有4万人感染鼠疫而死。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北防疫总医官,全权负责东北的防疫工作。伍连德亲自解剖疫尸确定疫病根源,组织力量从源头灭杀病毒。他在政府的配合下征用学校等建立临时医院,将患者和疑似病人与外界进行隔离,对于不肯照章办理者进行惩罚。对于带菌疫尸,进行火葬以消灭传染源。为了阻止病源向内地扩散,伍连德果断切断入关通道,在火车站设立防疫检查点进行检测。他亲自向民众传授疫病常识,设计“伍氏口罩”。仅用时4个月,东北鼠疫被消灭。1926年霍乱横行亚洲时,东北在伍连德的领导下幸免于难。

——摘编自周春雷《伍连德对东北鼠疫的控制践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8年大流感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中美疫情防控措施的异同。
2020-08-26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8年英国霍乱期间,报纸、杂志纷纷掲露城市的卫生状沉,认为霍乱用骇人听闻的方式找到了最肮脏的居住处。霍乱是“社会病”造成的后果,也不自觉地成为最公正无私的“卫生改革家”。《泰晤士报》认为:“霍乱是所有卫生改革家中最优秀的,它不放过任何错误,也不原谅任何过失。”18489月,亨利梅休在伦敦霍乱比较严重的伯蒙兹地区进行调查,在致《晨报纪事》的信中,描述了目睹的霍乱情况:霍乱把“伦敦划分为不健康区和死亡区”,(伦敦)北部和东部污秽和发热横行,南部和西部则是贫穷、肮脏、垃圾和霍乱肆虐,爱尔兰人聚居的雅各布岛是霍乱的中心,此地茅舍简陋,污秽遍地,霍乱猖獗。

——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

材料二 为应对此困境(霍乱),英国政府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于1848年成立中央卫生委员会,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等机构,促进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第一阶段的卫生管理主要遵从1848年的《公共卫生法》,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伦敦首先创建中央委员会,然后再任命检查巡视员,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员会。伦敦的中央卫生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英国各地的公共卫生状况,并提出相关管理意见。

——摘编自王广坤《论近代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改革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1-12-03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