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0 题号:13140909
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B.推动明朝放弃了对海外贸易的限制
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D.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海的影响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推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B.证实了中外交流的频繁
C.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D.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
2021-12-11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明代海防各防区卫所的间距示意图。辽东、山东、南直隶(南京周边)、浙江、福建、广东、北直隶(京师周边)合计为明代海防的七大防区,由此可以推断,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频繁B.北直隶的卫所最为密集
C.着力保障漕运安全D.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
2023-02-11更新 | 2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沈德符(明朝后期)在《万历野获编》记载,“红毛夷(荷兰)自古不通中国,亦不知其国何名,其地在何所……当此夷初至内地,海上军官素不习见,且状貌服饰非向来诸岛所有,亦未晓其技能,辄以平日所持火器遥攻之。彼姑以舟中所贮相酬答,第见青烟一缕,此即应手糜烂,无声迹可寻。”材料能说明此时
A.工业文明的扩张B.明政府执行传统外交政策
C.西欧已领先中国D.明政府已感受到统治危机
2021-03-23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