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13158495
对儒的释义与探源,史学界大致有以下四种争论:一是史官说,即儒出于祝史;二是术上(士)说,即儒出于术上;三是职业说,即儒出于职业;四是地官说,即儒出于司徒。四种争论都认为儒(  )
A.熟悉各项技能B.起源于战国时期
C.拥有专业特长和文化知识D.属于统治阶级
2021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上述材料的共同点是
A.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意B.体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体现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D.强调人定胜天的进取精神
2019-10-18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独尊儒术之间的连缀是一种必然,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梯,诸子百家之间的师心自用则是独尊意识的内部体现。该学者意在指出百家争鸣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逐步分化B.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
C.隐含着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D.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
2020-04-26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开办了一所学校,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当时最著名的文化与学术中心,这里名士云集,他们常常就时政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和争鸣。出现“稷下争鸣”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齐国国王喜好结交天下名士
B.稷下学宫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C.“士”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知识分子
D.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各家提出治国救世之道
2019-10-29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