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03 题号:131931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清中期后茶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年出口量近40万担。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为适应出口需要,老茶区深挖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新茶区也不断出现。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1870年至1876年出口稳定在180190万担之间,1877年突破200万担,并继续有所增长。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

——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材料二   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1848年,茶叶经济间谍福顿潜入中国内地,窃取了大量茶叶情报以及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植茶公司日益增多,印度茶产量稳步增长。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

——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本质上说。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被迫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不同之处。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修约谈判。1910年,日本向与其有现行条约关系的11个国家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盼与日本签订条约,表述放弃关税协定权。经过40余年的努力,日本完成了修约的任务,彻底实现了关税和法权的自主和独立,与西方列强建立起了平等的国家关系。

——摘编自牛激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的态度。并简析日本能够完成修约任务的原因。
2018-05-10更新 | 2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海关工作停顿,外商拒绝关税。1854年,上海成立的英法美“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税的征收。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1861年4月英国人赫德正式担任总税务司。这样,外籍税务司逐渐成了各地海关的实际管理者,华籍海关监督则完全被外籍税务司架空。辛亥革命前,海关税款的保管和支付,由中国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按清廷户部的指示办理。但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清政府竟不惜进一步出卖海关权。1912年英国为首的“债权国家银行”决定把海关汇交给汇丰、德华、道胜三家银行。由税务司按期通知拨付有关各国。关税税款的收支保管权的被攫取,标志着中国海关主权的完全丧失。

——摘编自寇钰晶《中国三个时期的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

材料二   1987年以来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我国海关还不断出台政策规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海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中国海关提出的“登机桥”“普洱茶”“三氯蔗糖””油压或气压传动阀”“新能源汽车”“微生物油脂””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等《协调制度》修订建议被采纳。近年来,我国不仅实现多次降低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还积极推进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建设,把签署自贸协定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场贸易协定18个,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多及42个国家。

——摘编自蔡岩红《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过程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以来中国海关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2-02-21更新 | 11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重视西方先进科技在中国的应用,命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以西方“制炮妙法”督造火炮。南怀仁造出了各种火炮,新炮质量颇佳,在南方战争和两次雅克萨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还成立火器营,作为拱卫皇帝的部队……在全国平定后,因国家的统一稳定,已看不到外患,康熙不再重视火器制造,并严厉禁止地方制造火器,中国火器制造进入停滞阶段。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帝对待西方火器制造态度的变化。简要评价其对待西方火器的态度。
材料二     康熙后的几个皇帝对西方先进的火器技术一无所知;对欧洲的扩张麻木不仁,一方面认为所掌握的火器足以应对国内任何不测;另一方面强调恢复八旗的骑射游猎传统,反对演习火器。中国的火器制造水平基本上在原地踏步了150年,直到1841年被英国的坚船利炮轰毁了虎门炮台。
欧洲对外扩张的需求频频给军器的创新和大批订货以新的刺激,形成了欧洲军事发明和制造的螺旋上升……到1840年前后,欧洲已形成了远程进攻性力量,配置成“坚船利炮”体系。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军事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圆明园被焚的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洋务运动”。洋务派御侮图强,将学习西方文明的第一步放在学习、模仿制船造炮上。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答洋务派学习西方活动的背景和特点。列举当时天津出现的洋务企业和创办者。
2016-11-27更新 | 3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