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32559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广播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6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声明,美国将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斯大林同志在73日的广播演说中指出:“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为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江合在一起。这将是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奴役和奴役威胁而结成的统一战线。”1941712日,苏联和英国在英斯科签订两国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726日,美国和英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

——摘编自段苏权《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发表演说与声明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苏三国领导人演说与声明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10月,一场主要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宜昌大撤退开始。在预定的40天内,这场举世瞩目的大撤退使民生公司付出了重大代价。16艘轮船被日寇击沉,16名工献出了生命,61名员工受伤致残。但是,他们做出的成绩是巨大的。从宜昌抢运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600多家工厂,数以万计的抢运入川的专家、技术工人,以及十多万吨物资设备,很快就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区,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工业命脉,保存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实力、政治实体、工业命脉、教育传承和文化、商业事业的精华,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摘编自徐文杰《世界知识》

材料二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历时九天,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总共有 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

——蒂佩尔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撤退相同的时代背景,比较“宜昌大撤退”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大撤退的历史作用。(不得抄材料)
2020-02-16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89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一项兵役法案,规定21-35岁男子均在选征之列。这年底,他又成立以威廉·努森为首的生产管理局,以协调军用与民用生产。

1941年春,当德国把战区扩大到格陵兰、冰岛和丹麦海峡后,罗斯福立即决定将中立巡逻延伸至大西洋西经25度,并在格陵兰建海空军基地。苏德战争爆发后,罗斯福立即宣布将苏联排除于中立法之外,以便美国船只能驶往苏联港口。7月又删去上年兵役法中禁止派遣入伍者到西半球以外地方去的条款。不久又派霍普金斯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作了长时间会谈。19418月,美英两国首脑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了反对侵略扩张、保护国家主权、解除侵略国的武器、确保战后和平、建立普遍安全等原则。9月,苏联也宣布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英苏政策的转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英苏政策转变的意义。
2021-08-24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1940 年春夏之交,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辉煌胜利”,加剧了对美洲大陆的战争威胁,同时也刺激了日本进一步在太平洋区域扩大侵略的野心。有鉴于此,制定战时大战略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1940年6月,马歇尔道次提出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构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希望以此为契机争取使美国将战略中心转向远东太平洋方面。但是,蒋介石的努力并没有奏效。这意味着中国所面临的战略局面不会有根本的改观。从1942年7月到1943 年6月,苏联获得美国700万吨的军火和其他物资,而中国则在为每月得到5000吨的物资援助作最大努力。作为补偿,美国除了尽力通过驼峰航线维持对华空运外,还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支持中国的战时大国地位等方式在精神上给中国以鼓励。

——据韩永利《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194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先德后日”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先德后日”战略对中国抗战产生的影响。
2020-06-11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