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短暂的春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344108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北洋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14年,又对国内几家成绩较显著的工厂给予奖励。工商部明确规定:“遇呈请办矿或奉部令行查事件如需实地调查,予限二十日,如仅验看资本察阅契据,予限十日,即须核夺、呈报,不得有意稽延。”针对机械制品西式货物输出外国者,免除一切厘金;对于机制面粉免征一切关税、日常关税及内地厘金等。与此同时,1912年成立的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活跃于政治舞台,在其施压下,政府承认商会和总商会均为法人,是工商业者自己的独立组织。

——摘编自王玉灵《北洋政府经济立法及其实效分析》

材料二   1981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是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计划管理结合得不够好,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时,企业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一些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还不够落实,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背景及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兴建布、纱、丝、麻四局,为武汉近代纺织业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1914年,汉口商界领袖李紫云看准纺织业的发展潜力,邀请实力雄厚的富商,合股筹建武昌第一纱厂。这是武汉首家由民族资本创办的纺织工厂,是武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姚伟钧《张之洞与武汉近代工业》

材料二   一九一一年夏季,文学社和共进会两大革命团体经过协商,决定合作。《大江报》发表文章,指出“大乱者救中国之药石也”,以激励民气。在兵营和学堂中,许多士兵和学生纷纷剪除发辫,表示义无反顾的决心。十月十日,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军械所。各军士兵纷起响应,两天内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武汉在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中的地位,并从历史基础和国际环境的角度分析具备这种地位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所描述事件的名称,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影响下当年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
2021-12-18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中国历史上,江南经济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凋籍田业”(不靠土地),“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日取分金为谷飨计”。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招商局未开以前,洋商轮船转运于中国各口,每年约银787.7余万两。该局既开之后,洋船少装货客,……合计三年中国银少归洋商者,约已1300余万两。”

——1876年太常寺卿陈兰彬奏书

材料三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成立了福新面粉公司,与他们之前在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后更名茂新面粉公司),两个公司共有12个厂,每昼夜生产面粉9.6万多包,拥有的资本占全国私营面粉厂总资本的30.5%,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4个。

——摘编自《中国民族工商业百年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苏州一带的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产生的影响?这类企业和材料一中“机户”在生产方式上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在1912—1922年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江南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2019-10-09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年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F2可能是哪些因素?
2020-07-01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