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启蒙运动 > 理性时代的到来 > 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136453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厂……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除非他们明白地议定交给大于大多数的任何人数。因此,开始组织并实际组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

——摘编自洛克《政府论》(成文于1689年到1690年)


(1)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民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简述洛克的民主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大地以及一切低等生物都归所有人共同拥有,但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的财产。这是一个人专有的权利。他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他自己的财产。只要他改变了任何物品的自然状态并把它带回家,他就已经融入了自己的劳动,加上了自己的东西,从而使它成为了自己的财产。……非经他们本人的同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其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没有这一点,他们根本谈不上是有产者。任何官长越权发出的委任状或命令,如同任何私人的委任状或命令一样,是无效的,不起任何作用的。两者差别在于官长拥有为特定目的而设的职权,私人则毫无职权。因为,使人享有行为权力的,不是委任状而是职权,如果违反了法律,那就没有职权可言。

——摘自洛克《政府论》(1689-1690年出版)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世界近代启蒙思想家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思想主张,并说明其影响。
2022-04-08更新 | 2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正是英国当时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状况综合而形成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而且是符合处于上升时期的新的生产力代表者的利益。当时英国的金融贵族、农业贵族、商人以及那些靠购买爱尔兰和苏格兰地产而发财的人,连同革命中的受益者和军政要员,需要使其生活进入他们预想的秩序之中。当时封建王党势力蠢蠢欲动,下层人民群众欲继续革命。

——摘编自张庆海《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材料二   他说,当政府与人民发生冲突时,“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一个国家绝不能听任统治者凭个人意志实行专制统治,必须制定人人都要遵守的法律,统治者也只能根据法律进行统治。他提出了政权分散、互相制约的“分权”学说,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分由不同的部门掌握。

——张志伟、马丽《西方哲学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概括说明克伦威尔独裁统治的建立是“合乎逻辑”的结果。指出克伦威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划时代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位启蒙思想家,指出其历史地位。概括材料二中“他”的启蒙思想。
2021-05-25更新 | 1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断探索,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三: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团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四: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
(2)材料二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
(3)概括材料三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指出其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4)材料四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
(5)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三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
2016-11-18更新 | 3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