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36608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1913年俄国、1920年苏俄、1925年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

项目191319201925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
牛(万头)606052506210
猪(万头)209017502180
工业总产值(%)102.514.1077.39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是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1920年与1913年相比,工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925年工农业总产值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何特点?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 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 1952年(即中国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高水平的那一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
(1)据材料一,说明1820年到抗战前中国GDP占世界GDP份额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在旧中国,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就是这样极少的工业     其布局也是极不合理的,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中。如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7个城市提供的,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工业状况,“一五”计划在指导方针和建设重点方面有什么规定?
材料三   建国后西藏经济发展的一组图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西藏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6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在黄河流域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约4.322亿,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米、布等基本生活资料短缺,物价上涨,原来一人可以养活十人,而今却不可能了。“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社会中除了勤力有业有生计者,还有比之前增长数十倍的游手好闲之徒。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鼓励”性的人口生育政策成为主导,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中央决策者的关注。5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始调整人口政策,19737月国务院创立“全国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新生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国家投入新增人口的资金比例相应减少,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用于教育、医疗行业的资金或资源增多,家庭开支和抚养费相应减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到70年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2-09-06更新 | 2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规则是构成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提出“政府应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因此世人尊他为“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遭到严重严峻挑战。                                   ——上述材料均摘自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这一观点:“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6-12-13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