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隋唐的商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372939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政府的决策或行为对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

——唐景龙元年(707年)的敕令

材料二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第一卷

材料四   



(1)何谓“草市”?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草市发展所面临的困难。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草市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什么新现象?该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材料四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建立图二所反映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努力使“市场逐渐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你觉得材料一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6-12-12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材料二:“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三:“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业出现的时间。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与前两段材料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3-21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绸之路的形成,从历史角度看,其意义的重要不在于丝绸的转运,而在于有了这条通达的道路之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

——吴于廑《世界历史》



问题
(1)丝绸之路开通于何时?
(2)列举通过丝绸之路络绎往返的主要物质文明成就。
(3)通过丝绸之路,哪些地区的精神文明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
(4)举例说明通过丝绸之路人类精神文明是怎样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展的?
2019-10-22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