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4 题号:13770293
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曾批评王阳明及其后学,将他们对儒家经典的态度归纳为“六经注(注解)我,我注六经”,叹息“孔子大圣一腔苦心,程朱大儒穷年毕力,都付诸东流已耳”。这反映了明代学者
A.逐渐取代程朱理学B.对儒家思想的系统性批判
C.社会影响比较广泛D.注重对儒学的个性化理解
2016·云南昆明·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陆、王心学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B.否定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
C.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表明其思想与程朱理学存有根本性差异
2020-11-12更新 | 1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20-10-17更新 | 2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天人感应B.朱熹:格物致知
C.王阳明:知行合一D.顾炎武:经世致用
2017-12-24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