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经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3810488
今年是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甜头”是通过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获得的?结合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大鹏先生1894年中甲午科举人后,共参加了三次会试。参加三次会试的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三部《公车日记》(《乙未公车日记》《戊戌公车日记》和《桥梓公车日记》)。

材料   1895316日(乙未年二月二十日)“时倭寇辽东,征伐将帅退缩不前,贻误军机者日有所闻。”1895年,319日(乙未年二月二十三日)“安太史维峻(甘肃进士)请正李鸿章跋扈之罪,以破倭贼,奏上得罪,出守军台,而直声震天下,都人饯钱者甚多,京城标局号‘铁胳膊’李五者,义太史之举,送千金为赠,大车数辆,标勇二十护送到台,人两义之,本月初旬事也。今读其表,执鳞直谏,不避艰险,慷慨激昂之气流溢表间,有令人唾壶欲碎之慨。”190214日(光绪二十八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五日)“韩君桂馨自河南归来,言路经泽州高平县,人情汹汹,殆将民变。该县知县借赔款勒索民财,而政繁赋重,民不堪其苦,遂聚数万之众,哄闹公堂。高平知县悚然恐惧,具禀上宪,谓县民已叛。上宪由省先行委员查办,随后发马兵数百到高平县弹压。(韩桂馨)行抵潞安府屯留县,遇所发之兵马。如果委员善为办理则可,若一意袒护知县,恐未免百姓大变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清末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2-13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在1894年9月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经远舰”被四艘日本巡洋舰联合击沉,包括管带林永升在内的全舰231名官兵为国献身,仅16人生还。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一艘倒扣的沉船,②船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上)金“经远”舰名字牌,确证此舰为“经远舰”。③沉船中清理出74枚步枪子弹,这些子弹证明了舰上的官兵应该和日军进行了近距离拼杀。从考古结果推测,船的右舷遭受攻击最小,可能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军港,日军继而控制黄海制海权。④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⑤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日双方的政治格局


(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属于史实的是;属于史论(或史识)的是。(填序号)

材料二: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自爱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2022-02-08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        ①        (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        ②        。(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材料二

《民报》虎门销烟武昌起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回民支队
国共北平和谈淞沪会战解放军占领南京远征军赴缅作战孙中山三大战役


(2)阅读上表,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主题:晚清抗击外来侵略关键词:虎门销烟、邓世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补充: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019-03-04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